回首準備複賽的那些日子,每天修改紙本、PPT及其他報名資料,即便只是一張心得,都能讓我們絞盡腦汁還無法完成。每天留校到夜深人靜之時,還得從三民區趕到左營火車站搭乘駛向南方的末班車,整個過程除了舟車勞頓,也讓我把存來印備審資料的壓歲錢燒個精光。其中最令我膽顫心驚的就是10分鐘的簡報影片,可以說是來自地獄的試煉,除了呈現最完美狀態的簡報外,還必須除去所有來自外界的干擾,儘管只是走廊上的腳步及交談聲,就足以讓已經完成9分半的影片徹底毀滅。二二八三天連假,也全都奉獻給了這個耗費多時才完成的影音檔,從早上九點到學校開拍,一直到晚餐時間過了都還沒完成,將就吃了一點東西加上強灌了一杯熱拿鐵後,又繼續支著搖搖欲墜的身軀上工,等到真正離開校園也已經是晚上11點半的事情了。不幸的是,影片並沒有錄完,只好頂著刺骨寒風回家,隔天繼續開拍。終於,在花費了許多個24小時及重複無數次的講稿後,我們完成了這個艱辛的任務,也在確認完所有報名資料無誤後順利寄出。
一個月後,入圍決賽的名單出爐了,看到我們的主題及學校名稱被赤紅的字體包裹著,我們再也藏不住洶湧而出的笑容,同時,這也意味著另一波更具挑戰性的試驗即將到來。
我們必須在短短幾天內完成決賽報名手續以及6分鐘簡介影片,但這次考倒我們的不是影片的拍攝,取而代之的是專題紙本和海報,摘要、內文、數據甚至是圖表都修改了超多次,換作是寫在白紙上,恐怕十萬棵樹都不夠我們砍。為了讓專題更豐富,我們實地走訪了東港迎王平安祭典和高雄內門一年一度的全國創意宋江陣競賽,不僅見證了台灣的陣頭文化之美,也從中體會到台灣青年對於陣頭的熱愛與支持。藉由這項專題研究,我們嘗試了許多以前未曾體驗過的事,其中,採訪陣頭專家及參與者,讓我得到千載難逢的寶貴經驗。我們也學到如何解決困難、人際溝通技巧、事前行程規劃及團隊合作精神等,更了解到「少了一顆螺絲,時鐘便無法運作」的真諦。團隊的合作無間,是造就成功的一大功臣。
非常榮幸能夠成為119個組別當中入圍決賽的那12組之一,其中包含簡報組及論文組,而且還涵蓋了英文和日文組的對手,競爭相當激烈。當主持人持著麥克風大聲朗誦我們學校的全銜,向會場的所有人宣告我們是第一名時,我的眼淚徑直地落下,滋潤了被壓力所乾涸的雙頰,腦海中瞬間閃過這幾個月來的歲月,用汗水與苦心耕植出的果實顯得格外甘甜,我給了隊友們一個大大的擁抱,告訴彼此一切都值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