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13 優等
作  者: 毛韻綺 
參賽標題: 永遠的信天翁
書籍ISBN: 9789573263203
中文書名: 永遠的信天翁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劉克襄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遠流
出版年月: 2008年06月13日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劉克襄,1957年1月8日生於台中縣烏日鄉九張犁土角厝的老家。
初始取名劉資愧,因父親信奉社會主義,鄙夷資本主義之故。二歲時改為今名。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

       曾任台灣日報副刊編輯,自立晚報藝文組主任兼副刊主編,現任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撰述委員。
劉克襄具多重身分,既是詩人、小說家、自然觀察者,也是臺灣史旅行研究者,是現階段十分關心臺灣史發展的台灣作家,他也是透過旅行的方式來觀察這片土地的嚴肅觀察家。
早年他的詩筆著重於為受壓迫者發聲的詩風之中,近年則轉入觀察研究,而與自然界的生靈一起悠遊,因此他筆觸所及的範圍,都有他心靈的傾訴。

      劉克襄的詩及散文,筆觸簡潔生動,內容蘊涵濃厚的創新,無論是批判或控訴,都呈現出一個自然環境者對臺灣人文及自然生態的深度探討。
 

     曾獲中國時報文學獎敘事詩獎及第一屆台灣詩獎,曾獲吳三連獎報導文學獎、時報文學敘事詩推薦獎、台灣詩獎、自然保育獎、小太陽獎等。

 
二●內容摘錄:
     在一夫一妻的體制裡,短尾信天翁初次的愛戀,儼然如人類的定情結婚,交往細密而謹慎,排場嚴肅而隆重,彷彿生命裡就只有這麼一次的機會(P.47)
最美麗的起飛,最笨拙的降落。如此截然不同的表現,很難想像,很常發生在同一種鳥類的身上。

      這堂課是必修的島嶼學,卻也清楚地告知了信天翁的海洋屬性。(P.87)
 

     每次從海上起飛,短尾信天翁不只要借助海風的力量,牠還得靠著快速地奔跑,比陸地還要辛苦地衝刺,才能迎向天空。

      這種忙碌於生活的情境,迴異於島上的輕鬆起飛。(P.141)

 
三●我的觀點:
     主角在十五歲時,跟朋友們一起賞鳥之後,就愛上了賞鳥這個興趣,而他下一個去的賞鳥地點,正是短尾白頭翁所在的地點,主角為了更了解牠,還去找一位高手田中先生問一些有關的問題,書中一開頭貼切地說出了短尾信天翁的所有簡介,短尾信天翁的成長分為三種,分別是幼鳥、亞成鳥、成鳥,幼鳥是全身呈暗褐色,亞成鳥是翼上各有兩對白斑,腹部呈現白底橫般的色澤,前額變白,頭頂至頸背仍是暗褐色,成鳥則是背部、腹部皆白色,翼上尖端黑,內側白,翼下白,翼緣黑,頭頸是金黃色。
 

     信天翁是北太平洋體型最大的海鳥,壽命可達四十年以上,一年只下一顆蛋,而蛋的體積相當龐大,接近一個易開罐飲料的尺寸,一對成鳥臥卵六十到七十天左右雛鳥才孵出,養育的過程長達半年之久,信天翁親鳥應該算是鳥類裡最辛苦的餵食者了,成鳥的身體由雪白,黝黑,金黃,粉紅,淡青五種顏色組成,不論多遠...、不論年齡...,認清粉紅色的嘴喙就對了。
一夫一妻制,一年只生一胎,一飛就是三千里,一生只徘徊一個海洋,一降陸地就是返鄉,一輩子只回一座島,親咬、展翅、仰頸、鳴唱,.短尾信天翁慎重地表示...我要和你在一起...。
     

       短尾信天翁的羽翼長達兩公尺多...羽翼窄而長...這種無翼縫的狹長之翼,最適合詮釋翱翔,而信天翁的翱翔...是美麗飛行的最高境界...詩的最精緻情境。
在他研究觀察的那一整批雛鳥中,他們會分別在每隻白頭翁腳上,套上不同顏色足以分辨誰是誰的腳環,但是有隻較為特別、讓人最印象深刻的雌鳥,他幫牠取名為「大腳」。當其他雛鳥在第一次飛行,奮力的為生存而奮鬥地努力飛翔時,他卻展演著飛行技巧的極限,大腳不只完全沒有初飛者的生澀感,甚至還能表現出最複雜、最艱難的技巧,那被稱為鳥類華麗飛行的最高境界,變動翱翔。大腳在臨去還沒飛遠的時候,以似曾相識的眼眸回望著他出生的土地。
裡頭的主角陳照雄回到台灣之後,一股腦兒栽進滑翔翼的學習裡,那像是進入了另一個生命的感覺。「飛行是最具體的尋找自我」,因為島嶼環境的限制,因為安全上的考量,滑翔翼只能在陸地上方飛行,白頭翁卻可以在海上飛行,雖然我們不同,但隱藏在飛行信念下的那份牽繫卻仍隱隱地浮動著。
 

       故事的第三段,起因於「大腳」的腳環,而後開始追蹤他在哪的過程。
當陳照雄在大腳可能翱翔的地點,以滑翔翼遁入空中之時,終於一償宿願,享受著海洋上翱翔的感動。
 

       當動物小說所喚起的不單單是保育的意識、不單單是思維角度的替換,而是一種深層的共鳴,甚或是情感的牽繫。
閱讀完「永遠的信天翁」,我心裡知悉在內心深處將保留一塊無可取替的角落,單單屬於「大腳」以及「短尾信天翁」。

 
四●討論議題:
       有多少種鳥類會自動回到原本出生的家鄉?
       為什麼鳥類有辦法自己回到出生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