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04 優等
作  者: 徐靜萍 
參賽標題: 追風箏的孩子
書籍ISBN: 9867475658
中文書名: 追風箏的孩子
原文書名: 追風箏的孩子
書籍作者: 卡勒德•胡賽尼
書籍編譯者: 李靜宜
出版單位: 木馬文化
出版年月: 2005年09月01日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12歲的富家少爺阿米爾及他的僕人哈山從小一塊長大,他們總是一起玩耍、讀故事書。然而,一場風箏比賽後的暴力事件,破壞了他們兩人之間的情誼,從此走上不同的人生路。可是兩人最後又以始料未及的方式,重新連接彼此的關係。幾年後與他的父親逃往美國的阿米爾,一直對自己當年對哈山的背叛與懦弱的行為感到非常愧疚,無法原諒自己這樣對他的行為,為了贖罪,他終於再度踏回到睽違多年的故鄉,希望能為不幸的好友盡最後一點的心力。
 
二●內容摘錄:
「為你,千千萬萬遍。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
(p5)(p72)(p367)
 

「世界上只有一種罪行,那就是偷竊。其他的罪行都是從偷竊變化而來的。」
(p20)
 

「如果你殺了一個人,就是偷走一條生命。你偷走他妻子擁有丈夫的權利,從他兒女邊奪走父親。如果你撒謊,就是偷走其他人知道真相的權利。如果你欺騙,就是偷走擁有公益的權利。」
(p21)
 

「美國不同。美國像是一條河,狂嘯奔騰,不在乎過往。我可以涉水入河,讓我的罪孽沈入河底,任河水帶我到遙遠的地方——某個沒有鬼魂,沒有回憶,沒有罪孽地方。」
(p134.135)
 

 
三●我的觀點:
        這本書彷彿是經歷了人性的考驗與戰亂的摧殘。彷彿是暴露在極地嚴寒的氣候,先是蕭瑟陰沉的,再來是一陣風暴強襲,心情被壓低的烏雲緊緊揪著、纏著,天空落下的淚水還來不及被理解,便凝成冰雹,將「人性」砸得遍體鱗傷,連我這個小說的旁觀者也難以承受。即將踏入社會的我,讓我變的假現實,也許我們生活中沒有所謂的主僕觀念(書中的兩個男主角是主人與僕人關係)但那種真情流露,所有環境的真實呈現完完全全烙印在眼前。

        作者書中也提到了一些我們常常在電視上看見的報導,例如塔利班政權,美伊戰爭和911事件,這些人性醜惡的對立和戰端的殘酷是會讓人對生命的意義存疑和沮喪的,然而宛如這感人肺府的故事正都活生生地在現實世界上演,但這也許這是作者的親身體驗也說不一定,這也因此增加許多的真實感。讓我生長在生活資源不匱乏的家庭,可能還是無法理解在現今的世界,還有人因為生長在戰火連連的環境痛苦之下,骨肉分離,每天都為逃命而歷畫人世之苦難,而每天痛苦的活在這世上。

        作者說著自己的故鄉,已被戰火摧殘的故鄉,但,無論如何,故鄉的子民都還是每天堅強地活著,因為即便是萬般無奈,但,日子還是要過,這不禁讓我自省,我曾為我週遭的人做了什麼?我替週遭的人想過什麼?或者是感謝過什麼?或許我們每天生活裡,我們往往都只是平凡的過,我們都只為不停地比較,嫌哪裡不好,總是都不懂得知足,甚至為貢獻小事與人爭鬥不休,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實,說真的,我們都已經算是個很幸福的人了,處在自由富蔗的台灣,在兩岸穩定和和平的發展下,根本就都不需要像他們一樣的去擔心一些戰火;平凡,或許才是最好的日子。但環顧眼前的社會上,人們總是較量而對自己斤斤計較一些小事情。卻沒有花多餘的心思去看看這世界這是多麼的可惜又悲的阿!

        其實許多事物常常是一體兩面,有幸福就有悲慘,有滿足就有匱乏。當一個人可以療癒自己,並且不再軟弱的時候,他便可能幫助更多其他一些需要幫助的人們,就像是阿米爾在救出哈山的兒子之後,投入了更多拯救戰亂下的阿富汗人的計劃;我們也可以這樣說,當一個人不再軟弱之時,他便有足夠的信心與同理心,而去感受人們的痛苦,並且能夠化為實際行動,將戰爭、衝突與彼此傷害的種種事情給一一消弭。我認為,這就是《追風箏的孩子》深深切切地,想要告訴我們的。人永遠喜歡美好的事,儘管那件美事是多麼渺小,多麼微不足道。但卻都可以深深烙印在記憶裡,永遠都不會忘記。
 
 
四●討論議題:
        世界上還有許多需要幫助的人,或許我們的一點點的付出,小小的一個動作,就能讓他們活的更好,也或許能讓瀕臨絕望的人重燃希望在出發,那我們何不就去多為別人付出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