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309 甲等
作  者: 張瑜庭 
參賽標題: 非普通讀者
書籍ISBN: 9789866858796
中文書名: 非普通讀者
原文書名: THE UNCOMMON READER
書籍作者: 亞倫˙班奈
書籍編譯者: 陳建銘
出版單位: 漫遊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09年08月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白金漢宮,某個尋常的一天,為了出面阻止自己的狗兒對著院子狂吠亂叫,女王意外地發現提供大眾借閱書籍的巡迴書車。原本女王只是想趨前道歉,卻陰錯陽差地借回一本(多年還乏人問津的)小說,同時認識了(長相不夠體面,嗜好愛書的)御膳房小厮諾曼;沒想到,這個小插曲歪打正著點燃了女王對閱讀的樂趣,並讓八十歲的她陷入身分認同的危機……。

女王迷上閱讀後,不僅屢屢荒廢國政,還搞得周遭人困擾不已。他在問候民眾時,不再談論天氣和交通,而是問起對方最近看些什麼書;一次接待法國總統時也因為他詢問對方對同性戀作家惹內的看法,讓場面變得無法收拾……

正當女王縱情沉緬於哈代、普魯斯特、貝克特的文字天地,左右隨從也密謀要終結他的愛書夢,讓一切回復「正常」。沒想到,女王居然宣布他要開始寫作了……
 
二●內容摘錄:
彙報與閱讀兩者的本質恰好完全相反,彙報的用意在於濃縮、鋪陳擴散,並且持續不斷的增長、延展;彙報是一個終結的動作,而閱讀,則是開啟。(P34-35)

一本書會勾引出另一本書,那種感覺,彷彿隨時隨地一轉身都能碰見一扇開啟的門。(p.33)

樂趣的確來自啟迪的過程。(p.48)

書本不是用來擲入生命,而是用以發掘生命。(p.151)
 
三●我的觀點:
當我拿到這本非普通讀者時,有點愣住,他不大差不多一張相片再大一點而已,所謂人不可貌相,書也不可以單看他的外表就下定論。作者用幽默、詼諧的筆法寫出共十八章節道盡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的閱讀歷程,是一本張力十足、搞笑並顛覆傳統(女王不可有自己的偏好,因為會被認為有所偏心)的小說,讓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心裡依舊對他的內容與修辭感到驚艷,大大的囋嘆不愧是劇作家。

是閱讀新世代的作品還是先閱讀舊經典?哪種才能捕捉到我們的眼與心並緊緊不放,對書中女王來說或許舊精典略勝一籌。

隨著現代人的生活改變,人們的經歷與想法也隨著改變,自然作品也會有所變化,因為每本書都是作者的『聲音』與『信念』。是讓我們認識作者的管道之一。

現在有許多的人沒有閱讀的習慣,不是怪時間不夠就是沒有興趣。興趣,不是要培養的嗎?如果不接觸他那哪來的嗜好與專長?一旦接觸到自己所喜愛的書籍之後就會有不顧一切的精神想把他看完,並且一本勾出一本,那種感覺很美妙且奇特事後回頭看時,自己已經慢慢地培養出閱讀的習慣,如果不閱讀就像少了什麼令人難受。

讀書並不一定要買書,有些人家境不好沒錢買書但是很會利用資源,像社區圖書館或是學校圖書館還是供閱讀的書店都可以,不然跟別人交換書籍(響應環保)。有很多的方式可以選擇並不單單指有一個選項。比起某些地區的人們來說已經很幸福。

閱讀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不管是內在、外貌、事業。就我來說:以前的我根本就不懂得珍惜,是標準的『身在福中不知福』那類人,但我接觸了書籍之後,我才驚覺到原來一切都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麼美好,在我們所看不到的地方存在著遺憾與缺陷。我現在所擁有的很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會不見,親情、愛情、朋友……如果現在不珍惜到了事後什麼都沒有才後悔、不甘是不是太遲?而且我的確是很幸運,有些書裡的主人翁不是三餐沒著落就是被父母所拋棄以至於變成人人欺負、看不起的對象,這在現實中也常發生不是嗎?每閱讀一本書每經歷一段歷程就會有所收穫,無形當中就會影響我們,使我們設身處地的爲他人著想,也可以開拓新視野爲自己的生命增添一筆亮麗的光采。到現在我已經離不開書籍稱它『上癮』也不為過,因為已融入我的生命成為我的一份子,一日不讀坐立不安;二日不讀寢食難安;三日不讀真要我命。

想想我周遭的人都有閱讀的習慣,閱讀完同一本書時還會一起大聲討論書中某一段劇情及深刻的印象有時說出自己的想法便會有人跟你相同那時,你又交到一個朋友。在一個微風徐徐的下午,桌上有著一杯喜愛的飲料手中拿著一本喜愛的書靜靜的讀著,讓自己暢遊在書中的世界裡。這,不就是幸福。
 
四●討論議題:
為何書會那麼的吸引人?

當人生因不可托辭的責任與沒自由選擇過了大半的時光,到了晚期才發覺自己所想要的生活,是否有決心與勇氣掙脫枷鎖過自己要的生活呢?但拋棄現況後又是否值得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