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2 甲等
作  者: 施玉珍 
參賽標題: 存有
書籍ISBN: 9789868528369
中文書名: 存有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皋涼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發言權
出版年月: 2010年02月10日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存有》這本書是作者皋涼對自我這個存在體,有限的生命探索記錄。無贅飾、無隱喻、直視事實而不迂迴,字句精簡犀利,毫無隱藏地挖山掘谷,解剖著人的慣性思維,以層層逼近生命內裡。書中對慾望、愛、真理等等,人們經常談論到的觀念,有多所精采的探討,可說在混亂的現代生活中,提供了一種可能的向度,鼓勵人們撇開依賴、獨立思考,以對自我有更深、更透徹的探索。當所有書籍、語言文字,都在試圖給出一套有效的解決方法,《存有》要表達的是鼓勵大家勇於創造一個探索自我的自由之窗,願讀者以一顆開放清明的心,撇除原有的框架,安靜下來閱讀、咀嚼本書,以慢慢進入探索之路。
 
二●內容摘錄:
「我,之所以為我,是從 『存有』獨立出來,或說分離開來,我才產生的。」∼ p24「一個人必須非常警覺自己身體的每一細微變化和心裡每一細微的感受,除非兩者是協調的,不然人絕對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麼?」∼ p 75「人們因為無法單獨甚或說害怕孤單,所以無法停止的忙碌著。」∼p112「我們我們整個生命,不是巧取就是豪奪, 知與不知,都有可能在合理化我們的行為,那只是時間前後之差罷了,我們真真實實的看見了嗎?」∼p 120「生命無法尋找意義,因為尋找意義,會使得生命僵化,委縮。」∼ p 137
 
三●我的觀點:
「人們因為無法單獨甚或說害怕孤單,所以無法停止的忙碌著。」這句話它撥動了我心裡深處的回憶,那是一個徬徨無知、毫無主見、把自己的喜樂輕易交給別人左右的懦弱的自我,我一向怕寂寞、怕孤獨、怕下雨後隨之而來的寂寥陰鬱,彷彿全世界把我給遺忘了,而是事實上也幾乎是如此。在那個沒有人懂我的世界裡,甚至連自己都搞不懂那喜歡頑固的品嚐悲傷的心。然而忙碌是一種偽裝,偽裝自己很充實、很強悍,無須他人的關懷憐憫,以為只要我不停下運轉,就不會中斷我與世界的連結。現在想想甚至覺得可笑,那時的我竟還可以思考人生到底活著有什麼意義,當然,那結論是一場空。 所以人活在這世上有什麼意義? 捧著這本有著同攝影集風格的書,就會有種感覺,雖然他似乎並不是什麼知名的作者,但可以知道作者應該是一位喜愛感受並探索生命的作家,他以客觀的角度去探究我們不願多想的生命意義,或許略嫌想太多、或有時有點悲觀,但卻可以使人靜靜的思考,去想想那即使沒有結論的問題。 一個人在生命過程裡,免不了要問上幾遍「我到底為什麼活著?」,甚至在某日清早醒來覺得自己虛無飄渺似真似幻,像跳脫時空般的搞不清身邊這些事情的意義,皋涼那帶有哲學及深思的文字,替我們起了個頭。在閱讀時、在寫作時,是真的有什麼目的?填補空虛或是檢視自我?還是僅是追求深心靈的協調?
一個人在生活中有多少機會能夠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又有多少次能夠真實的反映出當下每一個心裡的微妙感受?即使你如此忠誠於自己得情緒,又豈能真切的瞭解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真是合乎自己心中理想的完美境界?於是,映照在鏡子裡的便會是一個受傷且黑暗的自我。人的七情六慾左右了原本單純潔淨的心,覺察私慾的結果只能忍受目睹被揭開面具後的真實醜陋瘡疤。但,人卻是因為這些而存在,作者真切的把人性各種可能的面向,如:愛、依附、需求、慾念列入了思考的要件,若問賞析音樂為了什麼?為了快樂及愉悅。那為什麼人需要快樂?若問感動是為了什麼?為了讓生命充實。那為什麼生命需要充實?
在閱讀書前,我對「存有」定義的回答是:一個人在心中能擁有一股無形的穩定的力量,支持著他生命中的所有信念。我從害怕停止忙碌中解脫,但卻落入被現實逼迫而不得不忙碌的窘境。讀完本書後,我認為一切皆為之所以存有的意義,因為存有著無可避免的庸碌平凡,所以才能存在於天地之間。也許就因為我們有著這樣的體認,思考著這樣無法解釋的哲學理論,沒有頭緒的講出心裡混亂的提問,我們才能活過那些懵懵懂懂的年輕歲月,所以,若你還是執意要問我人活在這世上到底有啥意義?我只能跟你說:「就是好好的、認真的、放下一切努力的活下去就對了!」
 
四●討論議題:
你每天是否會檢討自己一天下來做過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