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總共分為五篇,分別是「何謂聰明人」、「想活得自由自在」、「欺侮」、「鼓起勇氣」、「朝向夢想」,每一篇都有中學生提出的問題,我針對一些和我比較有相關的問題分享心得。
問題1.「我從小就不太會讀書,上了國中後,老師教的速度變快,內容也更難了,雖然我很努力,但總是跟不上進度。請問我該怎麼辦才好?」
會長答道:的確,小學和國中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小學大部分的課程,都是班導師教授,可是到了國中後,每一堂課都有專任老師。相信有喜歡的老師,也有令人生畏的老師吧!
換了新環境,多少會感到不安,這是理所當然的。看到比自己優秀的同學,就覺得自己不如人,彷彿被打敗般。這種感覺其實大家都會有,也都為此煩惱。即使看起來充滿自信的人,其實也有煩惱。有煩惱才算是人,既然同樣是人,也都是國中一年級學生,感到不安在所難免。不是說不可以不安,而是不可以敗給那種不安的心。
我自己也曾有過這樣的問題,國小的時候成績優秀,但是上了國中之後就常常落後別人,書也讀不起來,心浮氣躁,但是現在的我覺得聰明的人不一定是要成績好、博學多聞,而是對於不懂的事都能抱持疑問,對自己要有自信,不斷的去學習,讓頭腦每天都收穫新的知識,並且要養成全力以赴的習慣,這才是真正聰明的人。
問題2.看不見未來的方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要如何才能決定自己的未來?」
會長答道:將來想做什麼,現在不清楚也沒關係,或許不清楚才是理所當然吧!不論是誰都希望能夠盡情發揮才華,而人本來就具備把實力發揮到極致的本能。
有時或許會想「自己夠做到什麼程度?」各位千萬不要連做都還沒做,就畫地自限,這樣是冒瀆自己寶貴的生命。
事實上,根本沒有「輕鬆的時代」、「輕鬆的社會」。雖然現今社會有許多不好的地方,但是現在這個時代只要肯做,理想一定都能達成。
首先從「會的地方、容易做的地方」開始,不是很好嗎?開始的第一步需要勇氣,因為從「零到一的距離」遠比「一到一百的距離」大,千里之路也是從第一步開始,重要的是踏出勇敢的第一步!
在我國中基測的時候,也常常在想到底要選擇哪一所學校,我的未來到底要做什麼?我以後該從事什麼工作?
而現在我就讀的學校是樹德家商美容科,雖然升學率比較低;因為大部分的人畢業後都直接到職場上工作了,但我還是想讀科技大學,雖然不容易,但是升上高三了,現在的我也比高一高二的時候還要用功,即使沒考到理想的學校,至少不會覺得對不起自己。
問題3.「每天參加社團活動,累得讀不下書,很擔心暑假退出之後,來不及準備考試。」
會長答道:不論是參加社團、讀書或是從事義工活動,能夠熱中於一件事且全心投入,事件好事。做事半途而廢的人,面對其他事情也多半會半途而廢。相反地,認真參加社團的人,對其他的事,例如讀書,也不會鬆懈。
不是「因為忙,所以做不到」,而是要抱持「就是因為忙,所以要更專心」的一念。該讀書的時候,立刻轉換心境全力挑戰。讀書和參加社團也適用此理,先決定「一定要兩者兼顧!」決心兩方面都要達成目標!如此一來,就會湧現「在有限的時間裡,如何去完成」的智慧。正因為沒有時間,所以能夠專心一志,懂得轉換心境,調整自己,知道何時該做些什麼事。
無論任何事,一但認為不可能而放棄時,那瞬間等於結束。在怎麼辛苦也挑戰過來的人,會湧現意想不到的強大力量。幾年後再回顧,當時的辛苦會變成最令人懷念、最美好的回憶。
像現在在讀書的我,也常常會因為美容科的種種活動而很多事情無法如期完成。在高二的時候因為選手的關係要比賽......等的所以幾乎每天都留在學校,有時候忙到很晚,而家裡又離學校很遠,常常要轉兩三班車才能到家,到家的時候都已經十一點了,還要做功課,隔天早上還要五點半起床,導致常常睡眠不足或是作業都草草完成。
不過現在回想起來,就覺得我撐都撐過去了,未來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難,我相信我還是可以去完成。
讀了這本書,給我的啟發真的很多,也鼓勵了我很多,尤其這本書是針對我們這這個年紀的青年寫的,有很多問題我也發生過。
在不知道該如何做的時候,能夠從這本書裡找到解答,解解自己的煩悶,就像是遇到困難能夠拯救你的一隻手,給我鼔勵與勇氣和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