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28 甲等
作  者: 王雅君 
參賽標題: 我在生命的旅程中遇見未知的自己
書籍ISBN: 9789861750651
中文書名: 遇見未知的自己
原文書名: 遇見未知的自己
書籍作者: 張德芬
書籍編譯者: 張德芬
出版單位: 方智
出版年月: 2007年05月25日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張德芬 台大企管系畢業,擔任台視記者、主播多年後,去美國UCLA取得了MBA學位。 二○○二年開始,她受到啟發與指引,辭去高薪的工作,專心研修瑜伽以及新時代的各類心靈課程。五年多來,學習了各種不同的心靈成長及心裡治療方法,並且博覽了一百多本中英文的有關著作,透過每日的瑜伽練習和靜坐,體悟了許多靈性及個人成長方面的心得。現在最關心的是「人類意識的進化與提昇」,為人類美好的未來貢獻一己之力。 現與家人長年定居北京,並取得了中國國家心理諮詢師的執照。 這是一本好讀、好用也好學的「現代修心書」。無論身處因力爭上游而汲汲營營的快跑階段,或逢人生變故減速慢行的徬徨時刻……唯有抱持觀照內心、並惜福感恩的心態,一切的真相才會自動還原、水落石出。 ──莊淑芬?奧美行銷傳播集團中國區副董事長女性,基於在心性上的相對纖細,使得女性自覺的軌跡似乎更較為渾然天成。我在德芬的這本書裡,看見了屬於德芬自己的足跡。與很多流於空談心靈覺醒的人不同,德芬發揮她新聞人的特質,非得要「親驗滋味」不可。
 
二●內容摘錄:
若菱,自名校畢業,擁有令人羨慕的工作,但心中卻不時的自問:為什麼我不能擁有想要的生活?為什麼我不快樂?我該如何當自己生命的主人?

 在一個下雨的冬夜,若菱巧遇一名智慧老者,在與智者數度交談的過程中,她漸漸填補不快樂、挫敗的心靈缺口,尋回最真實勇敢的自我……

 透過本書主角的經歷與起伏,你不僅能從中獲得一些實用的生活指南,更可與實際生活問題產生連結,活出想要的人生,找回真實的自己!
 
三●我的觀點:

看完這本書得到很多的啟發,原來我以前常犯的錯誤都是我自己吸引而來的,從來不曾從內在省視自己,只注重外在的觀感,常常事情一發生就陷入憤怒、恐懼、無力、甚至難過之中,一股怨氣往別人身上發洩或憋在心理,最後造成傷害、陰影,我真的很少這樣去想體驗別人和自己的感受進而化解危機。

從小到大我經常往負面的方向去想去吸引, 從前的經驗、小時候的經歷都是形成此一模式的原因之一它們會一而再地出現,透過大腦欺騙自己很容易使你又陷入這些負面情緒中聽起來好像很自虐,但就是這樣 .反而更令自己無所適從,為什麼我會不快樂呢?漸漸自己成長學了很多新的東西,閱讀了很多書籍,時至今日,才是我真正找到自己所想要的,我感受它吸引它而來,融會貫通之後再發展出來成為我自己的東西,是我的新想法。

當不開心、生氣或難過時請往內看一看.書中很多段落寫的很好,想到故事中的女主角身上發生種種的事情,不禁完薾,其實她比我更不好受, 遇見老人開導她的心靈,打開她的內心胜?去感受去接受,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是自己內心發出的頻率吸引而致。
之前我以為,當難過、生氣、悲傷時.發洩完了就好.或著壓抑,或著逃避.卻反而讓它們更茁壯.形成這些負面情緒的.可能是不被重視、不被認同、不被愛、沒有價值等等感受.當這些情緒藉由不同的事物,一而再的出現.這就是書裡所說的人生模式。

在故事的前幾章.我本來沒想到,我也會有這些人生模式.我還覺得自己的成長,很平常.當自己看到這些角色出現的人生模式後.我才驚覺原來我的潛意識中.也在尋找和他們同樣感受的人生模式.書中有提到,負面情緒也是能量.我們是無法把它趕走的.我們要做的是,應該去釋放它:全然地接受它和放下對它的需要 .這是作者教導如何化解自己的人生模式方法之一。

本書有一句話說的很好─「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身體去連結、情緒去臣服、思想去檢視,認同身分去覺察,文章所有的精髓,也是此刻所要做的,先從內在實際瞭解自己,向外拓展觀看自己,反覆此形式,達到內外融合的效果。這是一本為你我而寫的生命故事,幫助我們看見自己的未知、發現心想事成的祕密,最終,成就一個全新而自信的自己。
 
四●討論議題:
情緒去臣服需要更多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