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們就在面對著離別,畢業了跟同學道別、跟老師道別,出了社會後可能也會與朋友道別,因為各自有人生計畫,是出國深造或是結婚生子亦或生活方式不同,而慢慢漸行漸遠。與家人也是一樣,出外讀書時說再見,出外生活時說再見。不管事情是大是小、時間是短是長,我們總是在道別,跟一些人道別,跟一段時間道別,也跟一段自己道別。
可能會哭泣、會憂傷、會不捨,但那是因為我們暫時忘了,國中畢業時意味著你要上高中,與舊朋友分開時意味著你也將可能會有新的朋友,與家人分開時也可能味意著你會有新的家人,新的家庭,因為每個離別都代表著一個開始。
作者提到自己的體認:「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是的,我想我們不用去追逐慢慢會離開自己,那些自己所愛所關心的人,不代表冷漠,不代表無情,而是我們懂得與他們並行且向前繼續。
我想離別是個進行式。一天一點所累積的時間和感情才會那麼的多那麼的深
而我們卻常常忽略了。你的人生可能忙著支撐家計忘了與孩子溝通,工作一忙可能久久才回去看一次父母。有一天孩子突然對你說,他交男朋友了,他想搬出去住,或是警察找上門發現他偷搶拐騙樣樣來又或著是某個普通的早晨他出門上學後,就再也沒有回來了,你才突然發現,你對他一點也不了解,你甚至連他最要好的朋友的電話號碼也背不出來。相同地,當你發現父母的行動開始不便,你才看到了他們的眼角多了好幾條線,當你發現他們開始寫不出字,認不得人時,你才看到他們已雙手顫抖,白髮蒼蒼,當你發現你只剩照片可以來回憶他們時,你才知道原來你什麼都還沒做,什麼都還沒說。
離別是門一輩子的課程,時間就是這門課的工具。善於利用不表示一定能不留遺憾,只是,過了就再也不會回來,它是這般的無聲無息、稍縱即逝。如同作者所形容:「時間是一隻藏在黑暗中的溫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
離別也代表著一種寂寞。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有思想,有情感,所以才會互相支撐,互相關心,互相牽絆。所以當有深愛的人離開我們身邊時我們會感到悲傷,感到寂寞,感到不知所措。有些人可能會因此茶不思、飯不想;有些人可能會欺騙自己過著一樣的生活,幫那個離開的人留一個吃飯的位子或對著空蕩蕩的身旁自言自語且不準別人糾正和提醒事實,瘋瘋癲癲過日;有些人則是選擇直接輕生。
我認為人都要學著孤獨,學著與自己相處,人生中有很多事都是如此。學習一個人購物,當身邊的人都離開了,你還是必須活下去;學習一個人面對病痛,因為就算有再多的人陪你,身體的痛還是得靠自己熬過去;學習一個人排解情緒,朋友不會永遠都有空聽你吐露苦水;學習一個人解決問題,別人不會永遠幫你。學習面對孤獨,學習面對自己。
我想有些離別可以是快樂的,重要的是,當我們學會了離別我們也學會了啟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