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12 甲等
作  者: 林宜真 
參賽標題: 「我們叫它粉靈豆─Frindle」心得
書籍ISBN: 9789573263210
中文書名: 我們叫它粉靈豆-Frindle
原文書名: 我們叫它粉靈豆-Frindle
書籍作者: 安德魯.克萊門斯
書籍編譯者: 王心瑩
出版單位: 遠流
出版年月: 2008年05月30日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作者「安德魯.克萊門斯」美國備受歡迎與敬重的暢銷作家,著作超過五十冊。克萊門斯為兒童創作圖畫書,也為青少年寫小說。他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他的第一本小說《我們叫它粉靈豆─Frindle》,一出版即暢銷,長踞《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在美國已銷售超過兩百萬冊,獲獎數十次,並受出德、法、義、英、日、韓……等十餘國版權。他還曾擔任中學教師、為歌手創作歌曲,也曾在出版社擔任主編工作。目前則是專職作家。克萊門斯從中學時代即開始寫詩,他曾有一首詩被英文老師評為「太有趣了,這可以出版!」開啟了他後來的作家之路。
 
二●內容摘錄:
每個人都知道,葛蘭潔老師擁有「透視眼」,沒人逃得過她的法眼。這還不是最糟的,她對「字典」的狂熱簡直無人能及。尼克覺得很不可思議,天底下竟有這麼無趣的人!尼克偶然間發現一篇文章,講到文字的奧祕和來源,他靈光乍現,暗中擬定一個偉大的計畫:他要發明一個「新字」。

這個故事講的是「創造性的思考」和「文字的力量」,充滿了想像力,過去十多年來擄獲眾多讀者的心。從此之後,「Frindle」已是每個人心中理所當然的字彙。
 
三●我的觀點:
「校園故事」之所以深受青少年喜愛,主要是因為這些故事貼近他們實際的生活,充分展露了他們的喜、怒、哀、樂,同時藉由他們的一舉一動,使得師長和家長可以體認到孩子的真正想法。作品深具教育意義,趣味盎然,不知不覺中被作者的說法給說服了。安德魯∙克萊門斯的作品節奏明快、情結合理與溫馨感人的結尾。作者逃開了說教者的身分,使得作品維持了應有的文學性。

結尾處出現了一封葛蘭潔老師十年前寫的信,要求尼克去思考世界改變的種種,但她特別強調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道理:「雖然有許多事情慢慢變得不合時宜,但這麼多年來,『文字』始終非常重要。每個人都需要用到文字,我們用文字來思考、書寫、作夢、盼望和祈禱……」短短的幾句話點出了文字的價值。

教育學家杜威博士曾說:「教室其實是一連串不斷的實驗。」他更主張學校其實是社會的一個重要部分,學校本身就是一個社會,特別以學生為主體的學校文化,透過小說的方式呈現給我們,我覺得這種方式相當棒,對於學生來說是一種相當貼切的方法。
  人類學家主張戴面具是為了方便說真話。可是人其實沒有一刻是不戴面具的,當人戴著這些面具的時候,常常是在說假話;為了說真話,就得再戴上一張面具,這是很特別的文化現象,讓成人世界和孩童世界在真真假假眾面具之間,在思考與現實、行為與思維、規範與知識、情慾等等這些重要的概念之間,形成各種超現實的戲劇。

孩子從書裡面可以感受學習到彼此的同理心,這是當代孩子最欠缺的,因為他們少了街坊鄰居大小孩子們打打鬧鬧一同成長時可以學到的人際關係。這是一本讓我們思考到與言語溝通的本質,對孩子而言,透過這些工具來探索世界的思維,而大人卻常忽略文字和語言的力量與創造性。

書中古靈精怪的學生角色,老師與校長的教育觀,家長們的教育態度,充滿戲劇張力的鋪陳方式,以及令人感動的結局,都相當直得一看。很多時候,教師與學生像是一場生命的交換,交換知識或是交換態度,也有可能是在交換情緒。這些故事有時披露孩童的心思、天真無邪,也有陳述老師的震驚、愛心,本書洋溢著師生的鬥智,擁有不同的角色之間,互相了解和學習的過程。

這本寫給兒童看的書,不是為了教訓兒童,而是為了引起他們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夾藏在趣味中的,更是作者精心設計的議題,包括文字、語言、分數等等,不但使人驚奇,更叫人開始認真思考。使學生、家長、老師都激發出意想不到的可能性。安德魯∙克萊門斯是個一直抱著孩童的靈魂成長的純熟大人。
 
四●討論議題:
葛蘭潔老師和學生尼克之間發生了衝突,她該如何向她的學生挑戰?而學校又該如何控制這樣的局面呢?家長則要如何去教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