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12 甲等
作  者: 莊婷婷 
參賽標題: 另一個地方
書籍ISBN: 9861330402
中文書名: 另一個地方
原文書名: Elsewhere
書籍作者: 嘉布莉.麗文
書籍編譯者: 洪士美
出版單位: 圓神
出版年月: 2004年10月26日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本書作者:嘉布莉.麗文,是一位極具潛力的二十五歲英國劇作家,她的第一本著作《另一個地方》尚未出版,即在二○○四年的倫敦書展受到矚目,版權立刻銷售到英、美、法、德、荷、比、台灣。這本處女作,擁有豐富想像力,語言簡潔優美、情節緊湊、善用伏筆,是喜愛成人童話與探究生死課題的讀者,不可錯過的小說。本書描述著一個生命的故事,一個十五歲女孩的故事,一個從死亡開始的故事。雖然死亡確實令人難以接受,即使是在死了之後,但是它卻一步一步的把我們帶往希望。
 
二●內容摘錄:
本書主角:麗茲,她來到「另一個地方」,一個和地球很像的地方,只是它顯得格外寧靜¬¬──或許當你年紀夠老,死亡並不事件太糟糕的事,因為,大部分的死人都非常老,因此,遇到和自己年齡相仿的死者機率很高。而且,生前一些死掉的朋友,可能都已經來到這裡,所以只要你夠老,你就會認識比較多的死人,這樣一來,死亡就成了件好事,至少,不會是件太糟糕的事。她認為,對上了年紀的人而言,死亡和搬到佛羅里達過退休生活沒什麼兩樣。可是,她只有十五歲。對她而言,死亡顯得格外孤獨(p.9)

所以,在「另一個地方」,她開始了一趟逆向的人生旅程。(p.10)
 
三●我的觀點:
「生命是一個循環,因為所有的衰老必會再次更新;而年輕也會邁向衰老,新舊生生不息。生命不再只有活,它也包含了死。因此,如果生可喜,死也不足悲。」

此書,是在我國中時,一位特殊的朋友所送給我的書。會說她特殊是因為她曾經經歷過死亡,本身就患有憂鬱症狀的她也會自殘過自己,留下的無數疤痕,只是為了告訴自己曾有的痛苦與失望。所以,對她來說,生命,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礙事東西。但是,在讀過有關「一位女孩,另一個旅程」的故事後,才有些自覺。雖然一本書對每個人來說所感受到的並不相同,但就是有一些人能夠真正去領會到書中的事實。

而這本,是一個生命的故事,從死亡開始的故事,一部很特別的小說──十五歲少女麗茲,有一天午夜醒來時,赫然發現自己躺在一艘大船的床鋪上。從舷窗望去,只有厚實的煙霧,不過她竟能清楚看到三個人影:父親、母親,還有正對她揮手的弟弟。她以為自己仍在夢中,但事實上,她正踏上一段到「另一個地方」的旅程……。那裡的生活平靜而美好,唯一不同的是,那裡的人們是一天比一天年輕。這個人生,從死亡開始之後直到重回生命的起點──即將誕生的小寶寶。一切因為年老而失去的東西,會一樣、一樣的回到身上。今天受的傷,明天就好了,就像倒帶一樣。聽起來或許很迷人,因為重拾青春對多數人而言似乎意味著重拾美好。但,畢竟她也才十五歲,正是青春年華的時候。所以這次的旅程對她來說,別有一番意味。

而死後的世界到底在哪裡?人們在知道自己死後,通常會怎麼辦?在故事內容當中,我們看著麗茲墮落、沉淪,看著她執迷不悟。我們看著麗茲戀愛、失戀,看著她歡笑、哭泣。我們看著她有了人生第一份工作。我們看著她漸漸的變小,變得好小、好小。我們看她回到襁褓,看著她迎向生命。在另一個地方變成嬰兒後的麗茲,她有想過,不管是向前或是後退的人生,品質上都是沒有差別的。她也同樣熱愛她的後退人生,畢竟,這是她唯一的一段人生。所以,變成嬰兒一點也不會令她悲傷,就像智者所言,衰老並不悲傷。在地球上,人們企圖永保青春,卻徒勞無功。當然,返老還童也不悲哀,雖然在故事中,麗茲有一段時間很害怕自己會忘記重要的事情。不過,等到那一天真的來臨時,她根本不記得要害怕。生命總是充滿仁慈。而且,藉由麗茲在「另一個地方」有笑有淚的成長過程,傳達了這樣的訊息:生命皆要好好珍惜,人生是自己的,快樂人生由自己創造。沒錯,你死了,然後呢?雖是個從死亡開始的故事,但是,它卻一步一步的把我們帶往希望。

故事總是繼續,不會結束。或許換個地方,換個方式,換個名字。但是,從來沒有結束。
 
四●討論議題:
在故事裡,麗茲曾說過一句話:「哈姆雷特太執著於死亡這件事了,如果他知道是怎麼回事的話。」沒錯,如果我們知道是怎麼回事的話。死亡和生命一樣,需要認真的看待,我們也就真能坦然接受死亡──只是生命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