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13 甲等
作  者: 傅琇婷 
參賽標題: 乞丐王子
書籍ISBN: 957-8730-80-2
中文書名: 乞丐王子
原文書名: 乞丐王子
書籍作者: 馬克吐溫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開今文化
出版年月: 1994年8月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馬克•吐溫的名著其實還有很多本,項類似的小說有<當姆歷險記>,也非常的有趣!還有再一八八四年初的長篇小說<頑童歷險記>也是與<當姆歷險記>有共同的特點,講的也是兒童的歷險記!這本書也是美國文壇的珍品。而在這些著作裡頭我們不僅能了解到馬克•吐溫先生的思想與他對人生不同的見解。也可以從中獲取良多,這些書裡的好涵義都很有意義也非常的深澳。值得我們細心的去咀嚼,其它勵志的書也有許多,像耶克特•馬洛所寫的苦兒流浪記也是一本值得大家去欣賞的小說。
 
二●內容摘錄:
第113-114頁。衣服由總禦大臣拿起,然後再遞給總內侍宴,再遞給次禦大臣,他又把衣服遞給溫莎禦用狩獵總管,然後傳三進侍館,然後又遞到蘭開斯特公爵領地王室大臣的手上,在遞給禦服大臣,再遞給紋章局局長,然後遞到倫敦塔典獄官那裡,再遞到皇家總管大臣手上,再由他遞給世襲大司巾,然後又遞給英國海軍長官,再遞給坎特伯利大主教,然後再遞回到總禦寢大臣手上終於幫湯姆穿上。看得眼花繚亂的小伙子阿,這使他想起了救火時地水桶的情景,每件衣服都要依次履行這到緩慢而莊嚴的手續,把湯姆搞得厭煩不堪。
 
三●我的觀點:
王子與乞丐代表著極端的富貴與極端的貧窮,但是兩人的生活卻同樣擁有煩惱,都不滿意自己現在所擁有的東西。在這世界上有許多人不快樂,而追究其不快樂的原因,大部分是由於對現狀的不滿意,乞丐王子裡的兩位主角也是如此。

某日湯姆受飽一頓毒打後獨自漫無目的走著,不知不覺來到皇宮前面,碰巧遇見王子,湯姆和王子交換衣服、交換一切,他當成了王子後才知道王子其實很孤獨,官中煩瑣的禮節等,這所有的一切都太過奢侈誇張,與他原本的一切相差太大,生活中沒有自由還有很多事情等他楚哩,不得不接見很多人,有很多很多的限制,他以前雖然過得貧窮、乞討的生活,但至少很自由沒有煩惱。原本湯姆對王子的生活十分嚮往,對自己的生活感到不滿足,但等當上王子卻發現一切跟自己想像的有些不一樣,雖然有山珍海味、穿金戴銀、有奴隸使喚被人尊敬,不必乞討、挨餓、挨打,但是他沒了自由也沒有快樂,湯姆發現這不是他要的,他懷念以前的生活,希望能做回真實快樂的自己。
  
愛德華王子交換衣服後,迫切的想要知道外面的一切,認為湯姆口中的垃圾大院是十分美好的,但他錯了,換了衣服以後他的命運也改變了,當他踏出皇宮的大門時,那衛兵是以趕的方式將他轟出去,王子氣呼呼的對大家說他是王子,此刻沒有人相信,大家對於低微的乞丐不怎麼重視關心。王子的個姓一樣與在皇宮內以指令的口語與人說話、相處,但街上的人卻十分生氣毫不理會甚至言語譏笑,王子體會到不被重視關心與尊重的感覺,經歷一段冒險之後,他發現做自己最好,人們過的生活與自己差別懸殊,當他恢復身分時,做了很多改革,了解民間苦的仁慈國王。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東西,而就是因為是這些東西是自己擁有的,所以便覺得它沒有價值了。過著自己的人生,而就是因為是自己擁有的人生,所以不覺得有什麼珍貴,都想變成對方,結果,從前自己想像的美好的生活,真正擁有後,便開始發現其中的許多缺點,又變得不快樂。得不到的東西是最可貴的這是人性最可怕的弱點。

有錢的人常常希望能有多一點時間陪陪家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常常希望能有多一點隱私權,掌握權力的大人物常常希望扛在肩上的壓力能夠少一點,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的生活是無憂無慮、悠閒自在的,只不過是我們看不到他們的煩惱而已,我們應該好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而不是一味的去羨慕別人擁有自己所沒有的。司馬光的訓儉示康中提到,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故居官必賄,居鄉必盜。如果社會可以培養出節儉不貪婪的風氣,想必能夠使社會更和諧、進步。而要培養這種儉約的風氣,便需要從小做起,父母不可溺愛小孩、予取予求,並應教導孩子正確的觀念。

 
四●討論議題:
乞丐王子的故事背景雖然是設在16世紀的英國,但真正影射的其實是美國19世紀的貧富不均,至今這個狀況仍然存在,並且是許多國家極須解決的棘手問題,在資本主義的社會哩,如果缺少一份對弱勢、貧窮人民的關懷,便會顯的冷\血無情,當我們吃下每一粒米時,應該想想這世界上還有很多人正餓著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