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11 甲等
作  者: 許雁涵 
參賽標題: 傲慢與偏見
書籍ISBN: 9861671641
中文書名: 傲慢與偏見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珍.奧斯汀
書籍編譯者: 孫致禮
出版單位: 雅典娜書坊
出版年月: 1813年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珍.奧斯汀發表過六部小說,文筆清新簡麗,角色刻畫細膩動人,作品廣受世人的喜愛。
珍.奧斯汀出生在保守的牧師家庭,終身未婚,她就在所處的小小生活圈李從事創作,她筆下的人物通常是社會上的中級階層 ,內容則是開不完的舞會、郊遊、邀約與求婚;她在心中提到:故事「都是發生在鄉村,繞著三、四個家族打轉」珍.奧斯汀的獨到之處在於 ,他擅長使用詼諧諷刺的筆觸,檢視人物的個性與缺點,並點出當時社會的繁文縟節及女性的經濟弱勢 ,因此她的作品不限於男女愛情,也反映當時英國社會的人情百態。
 
二●內容摘錄:
1. 然而,接下來幾個星期在不同的場合裡,伊麗莎白的機智與魅力開始引起達西先生的興趣。不過伊麗莎白對達西先生的偏見卻讓她無法對達西先生敞開心胸。p.71

2. 她對那理再度遇見達西先生,而達西先生對伊麗莎白體貼本性、聰明以及他的辯才無礙相當傾心。p.71

3. 伊麗莎白隨後獲悉達西正是這位出錢挽救她家族聲譽的人。p.75

4. 一場聯合婚姻,伊麗莎白和達西拋開了傲慢與偏見,取代之的是兩人的真愛。p.75

5. 達西看到伊麗莎白,兩人便開始為過去造成的誤會相互道歉。p.75

 
三●我的觀點:
我們常受限於傳統、家族、自我觀念而對於人、事、物作主觀的判斷,甚至於藐視;想要減少人際衝突與內心掙扎,而以社會規範圍標的順意大眾,尾隨大中的步調來處事,導致矇蔽真實,放棄理念,最後淪為社會可有可無,滑稽的角色,在群眾的喧嘩聲浪中淹沒。這似乎是嚴肅的話題,但是珍•奧斯汀卻用輕鬆的筆調寫出了人類的矛盾。

人們的矯情、虛飾,荒謬,擺弄等多重的人際關係紛紛生動的躍於紙上。當然,最後男女主角各自拿掉了傲慢和偏見,解開團團麻亂,理出了條理的人際理路,給予這篇故事最有圓滿的結局。

賓利與珍一見鍾情,達西與伊麗莎白先兵後禮.柯林與夏綠蒂各取所需,以及莉蒂亞與維克漢私定終身。這四對最後都以婚禮坐結。(本段會讓讀者當後發覺 ,不只黃金單身漢需要老婆,單身好也需要找個金龜婿,以提升社會地位,保障經濟來源。)

達西與賓利受邀到尼瑟菲爾德莊園參加舞會。在舞會上,賓利勸達西去找伊麗莎白姿色平庸 ,引不起他的秀去,因此他叫賃趕快回去找真跳舞。這句話被在場的伊麗莎白聽到,因而認為達西是個傲慢的人 ,後來達西阻止賓利與珍成親,維克漢又捏造謊言汙衊達西,兩人關係更是雪上加霜(本段要我們了解到 ,想要了解一個人不是由他的外表和聽信別人的話去看那個人,是要由自己去看、自己去多和那個人接觸 ,這樣才能讓自己所看到的全部,才是那個人真正的自己。)

伊麗莎白前往達西的住所參觀,達西的豪宅相當氣派,卻沒又造作的裝飾,伊麗莎白相當喜歡這哩 ,突然覺得:如果能成為這裡的女主人,應該事件很棒的事。在這裡作者用房子比喻達西的人格 ,雖然高高在上,但絕不虛偽;而伊麗莎白喜歡上這個地方,表示她越來越能接受達西,甚至還有點想嫁給他。(這段是要我們了解人要做自己 ,不要有那種會讓人家討厭的性格。)

這個故事可以讓我們從一些角度去了解人,文中的伊麗莎白就是因為自己沒有去了解達西 ,她去聽到別人的言論和用自己的觀點去評斷,所以她才會一直覺得達西這個人很自以為事 ,是一直到後來達西知道了一些事情的真相然後他就把這個真相告訴了伊麗莎白,因此伊麗莎白對達西有不同的看法 ,因為這樣才讓她真正的了解達西是個很好的人,雖然他真的有一點高大。

我們做人不要太高大,也不要別人的話去看待這個人,在生活中我們多少一定會遇到高大、對別人有偏見的人 ,像我自己就有遇過對我有偏見的人,雖然我沒有對那些人怎麼樣,就不知道原因而被那些人說 ,雖然心裡會很難過但我也不能做什麼,我會自己想一想是我自己個性怎麼了嗎,如果有,我可以去改善 ,一直到現在耳邊少了很多的聲音了,而且只要做好自己,也不用去管別人怎麼評論你,別人的評論可以聽進去 ,然後可以想想要怎麼改進,讓自己變得更好。

 
四●討論議題:
故事中的其中一位主角叫達西,一開始他給人的印象是高傲又無禮、自大又唐突,他總是讓別人覺得他這個人很不好 ,讓別人都不想和他有來往,直到有位叫伊麗莎白的女生出現,雖然一開始她也很討厭達西 ,到最後為一些事情的真相是由達西告訴伊莉莎白,讓伊麗莎白對達西有不同的看法,也讓故事的最後說明了他們先前誤會 ,找到了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