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孟巧薇
|
參賽標題: |
劉墉的生活 |
書籍ISBN: |
|
中文書名: |
劉墉的生活
|
原文書名: |
|
書籍作者: |
劉墉 |
書籍編譯者: |
|
出版單位: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月: |
2009年01月05日 |
版 次: |
初版 |
一●相關書訊: |
此書為著名作家-劉墉先生所寫。此書為劉墉先生的第十二本書,全篇共兩百四十二頁,由時報文化出版之書籍。出版時間是今年的一月初所出版的!從這本書中可以讓我了解如何和別人做溝通,使自己的談吐變得更有文學素養,同時也讓聽者聽得舒服。從小到大「溝通」就是我最大的致命傷,很容易經常不經過大腦就脫口而出,也因此經常得罪別人。在上次逛書店時在非文學類得地方逛了一下,看到了這本「救命書」翻了一下內容,覺得很不錯,因而買了下來。 |
|
|
二●內容摘錄: |
1.很多人徵詢你的意見時,並不是要你表達意見,而是要你認同(成事不說《二》p.232~P.233)。
2.孔子有句名言:「君子有不幸而無有幸,小人有幸而無不幸。」意思是君子有憂患意識,唯恐發生不幸,所以總退一步想;小人又太理想化,認為不幸的事,不會那麼巧落到自己頭上。(人無近憂,必有遠慮p.115)
3.愛的付出,是不需要多解釋的。當你愛一個人,對他付出你只要去做。最好別一直提醒對方:「你付出是為了他」,要他記住這個情。因為那個情太沉重,他會受不了。(不必說的愛p.195)
4.以退為進、以虛為實的方法,用在說話的時候就是-「大話小說」(出奇制勝的說話術p.218) |
|
|
三●我的觀點: |
這本書共分了三十六個小單元,其中每一部分都會有一個小主題。例如:莫測高深、換個順序說和圍師必闕等等……。而每一個小主題裡都會有一個說話的小技巧和許多關於作者的親身經歷或是他所看過的來做為舉例。作者多是以職場上的新鮮人,經常會犯的錯誤為重點,其中也有在日常生活當中有舉衣些例子或事件。在這本書中也可以學到一些《論語》、《資治通鑑》、《孫子兵法》〈行軍篇〉、《三國志》和孔子所說的一些話等等……。文章中不但例舉多還會有一些好玩小插話來增添書籍的色彩使讀者會有更想讀下去的感覺以及非常多可以使用在作文中的成語。真是一舉兩得呀!這本書對我來說意義重大,不但讓我在說話方面有更多的幫助,也讓我知道在社會當中要如何和客戶或事上司來做口頭上的交流。或許這一些技巧用不到,但是我相信在師生之中還是會有用處的!
而這本書的價值在於他每一主題裡的「技巧」,相信對於從事服務業、商業或事記者等等……凡事以嘴巴吃飯的的社會人們有相當多的好處!至於他們寫作背景,我猜應該是很空閒自在的:一邊喝著咖啡、一邊寫作。而修辭方面,可以說是沒有的!是一本相當白話又易懂的一本書。接下來就來介紹我個人覺得挺不錯的內容。
在書中的75頁之第11講-開門見山,其中就說到關於新聞報導:通常會先說結果再說原因;所以說「說話最重要是在於把握重點」。對於需要引人入勝的題材可以按部就班、娓娓道來;但是對於急迫的事情,則要開門見山。
在書中的95頁之第14講-明知不可而為之,其中就說了一個學生鍥而不捨的精神的故事:有一次劉墉先生在辦公室裡也稿子,突然電話響起,便接了起來,原來是學生打來的,想邀請劉墉先生到這位學生的學校演講。因為劉墉先生不喜歡他在寫作時有人來打斷他的思緒,而不太高興的問那位學生:「你知道現在幾點了嗎?你怎麼會想我還在辦公室呢?」學生說:「白天打到您的辦公室裡去,您的秘書都說你不在,所以我就想說晚上打說不定您會在,所以就想嘗試著打打看,果然找到您了!」結果原本劉墉先生是原本已經打算不接演講了,但是劉墉先生被這位學生鍥而不捨的精神所感動,便答應了他的邀請。世界上能夠異軍突起的,往往都是那些「明知不可而不為之」的人。所以西方有一句諺語-「最大的冒險,是不敢冒險」。許多人失敗,不是敗在他沒能力、沒經驗,而是敗在他不敢嘗試’。所以任何事情都要學著會去嘗試任何自己沒嘗試過的事情,這樣子才不會永遠只停在原地!
在書中的173頁至176頁之第26講-「行為語言」很重要。和別人聊天時,當對方不時的「看錶」,表是他另外有事趕著要走,貨是不想繼續談了。「以手抱胸」下意識裡代表著防衛。聖智你抱胸卻不轉動自己的身體時,也會給人很不好的印象。站立時,把「手放在背後」意謂著你很有自信。當我們累的時候,會用「手揉頸子」表示不耐煩。而「抖腳」是大家最常見的壞習慣,這個顯示了你的毛躁不安。
這本書的主旨在於「說話技巧」,有了說話技巧可以讓你更有文學風度和文學氣質;至少不因為直率而得罪人!這本書我相當推薦給〈社會新鮮人〉。相信看完這本書的讀者會對這本書籍愛不釋手! |
|
|
四●討論議題: |
現代的中國,滿街都是西方貨物,卻很少有自己的文化代表東西。而這些東西呢,通通都僅放在博物館內!在街上是看不到代表的東西。我想討論的議題是:文化保存是必須要由文化自豪開始的嗎?假使沒有對自己國家的文化自豪,就很難保存自己國家僅有的文化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