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還沒讀這篇時,我都不知道島國特性這種東西,小島國的居民會小器嗎?!我覺得還好耶,在我的印象中,小島國的居民總是比大陸的居民來的親切、熱情和好客;相對的,我認為大陸的居民反而比較冷漠、不親切,不知道為什麼,這是我的直覺跟我這麼說的。 台灣是個島國吧?!我覺得,台灣人很熱情阿,遇到外國觀光客都會熱情的招待,給予最好的服務!而且台灣也有很多人出過國,看過外面的世界,國外旅遊的資訊、節目和網站比比皆是,台灣人的地理知識不見得比他國的地理知識差。
再舉一些小島住民的例子,台灣旁邊的澎湖和蘭嶼,雖然說我沒去過,但是我的印象中,去過的人都會跟我說澎湖、蘭嶼的島民很熱情,觀光客有問題也會熱心的幫忙解決。所以島國特性不是所有的島國都是這樣啊。反觀的,大陸居民會讓我有一種忙碌、有壓力的感覺,因為人口數量龐大,在工作上就有嚴重的激烈競爭,讓人就覺得…好可怕的生活方式,我可能也不會去大陸旅遊吧,我比較嚮往小島居民的生活。
這篇文章裡有一段我很認同"反觀歐陸、俄屬中亞細亞或美洲大陸的居民,可能一輩子久處內陸中央,永遠也不會接觸到非我族類的文物、宗教和生活習慣。離海愈遠的人,其實更容易掉入「島國特性」。"會不會是因為出國要花比別人更多的錢而不出國在家呢?或許有這種可能吧?!也或許是因為不出國,因而生活被侷限在小範圍上,所以無論之事或者文化乃至心胸氣度、民族性都不能呈現出大的格局!
想到這哩,突然覺得做歌手、藝人的人,好像都很活潑、熱情,因為常常出國取景拍照、節目採訪,認識很多不同國的人,遇到很多不同個性的人,因此脾氣也被磨的很圓滑。
這篇文章裡有說到羅素為反駁「島國特性」而寫<論島國特性>裡面幾個觀點,我覺得很對,人們不應對島國居民貼上島國特性的標籤,這對他們很不公平,他們並不向島國特性的人啊,這樣會讓很多人誤會他們!
我們應該根本文的內容看齊,旅行就像面鏡子,可以讓我們有機會發現自己究竟是什麼樣子,從而擺脫島國的特性,"因為夕利島面積狹小,島上居民以航海為主,大部分人一生中都有到過亞洲和非洲的經驗。"正因為夕利島的小,所以夕利島島民皆必須向外求生,反而對世界有更多的了解。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要是有機會能出國看看世界,那就要把握機會,開闊自己的視野,不要讓自己活在島國特性裡。要是沒有機會,也不要放棄,多學習一些各方面的事物,充實自己的視野、心胸。
旅行是一面鏡子,這篇文章讓我想到很多、學到很多,希望我以後能跟作者一樣,有開闊的心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