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時,就想借來看了,一分面是因為我喜歡這類的歷史小說,另一方面是因為這本書的封面很簡單,但又不過於單調。翻了一下也覺得不錯,所以回家後就迫不及待的拿來讀,誰知道這本書真的很棒,不一回兒就讀完了,讓我感覺意猶未盡、獲益良多。但看完這本書讓我很感慨,深深的認為要做到忠孝雙全,其實並非想像的那麼容易,因為必須要『做人所不能做的,忍人所不能忍的』這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一路上一定會有許多的阻礙來阻擋、消滅你的心志。像是岳飛這位忠勇為國的忠臣,自小過的很困苦,一心只想報效國家,但途中卻有許多奸人迫害,使得他成功的道路走得很辛苦。
透過這本書,了解到他究竟是如何學到那精湛的武藝,也將他如何領兵與金兵大戰的勇謀和智慧細膩的描繪的生動鮮活,讓我彷彿置身在那驚險、刺激的氛圍之中,久久不能自已。
而岳飛能成就其偉大的一生,應該要感謝母親姚夫人給他的教育,並在他身上刺上『精忠報國』的字樣,雖然只是四個字,但給予他的力量與背後的意義是很強大的,支持他能在被奸人迫害的情況下,其心志仍然屹立不搖,不被打倒;使他即使失敗了,但還是會再勇敢站起來,面對問題、解決困難;以及周侗老師不求回報,給予他一些人生的大道理、武藝、武德。但也要感謝他自己能夠兼顧君臣之間的『忠』、與父母的『孝』,亦能誠信於部下,不以領導人的姿態瞞上欺下,才能使部下信服,得到人對他的尊重與信任吧!
最令人感到惋惜的是,莫過於讓一位正要和入侵國土的異族大戰一場,一心做殊死戰的忠臣,而且國家成功的寄託都在他身上時,只因為宋高宗的無能,任由奸臣胡作非為,使岳飛在秦檜的迫害下,死得不明不白,還被冠上了『莫須有』的罪名,使得一代豪傑就這樣長眠於風波亭,也讓宋朝失去了一位忠臣。一位精忠報國的英雄,竟慘遭此一對待,三十九歲就與世長辭,真令人感慨萬千,但也為後人豎立的忠孝雙全的典範。
幸虧,岳飛的兒子岳雲也有遺傳到他父親的武藝,年僅十四歲,就打敗過許多在戰場上風光的敵人,替一家人免了一場不必要的麻煩。但最後亦不敵秦檜殘忍的手段,與幾位兄弟都被殺了。
或許,誠如孟子所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每一位偉人都是經由這樣的磨練才能成功,贏取眾人發自內心的尊重吧!
希望我也能成為一位很棒的人,但不要像岳飛一樣,忠心的像笨蛋。明明知道有人要害他,送來十二道金牌來要他的命,卻不閃躲,收兵回城。明明『將在外,聖旨可不聽』。但卻固執的不理會別人的勸言,將得來的勝利雙手捧回金兵。或許,宋朝沒有了秦檜這個不忠不義的人,宋朝也不至於這麼早滅亡吧?
最佩服岳飛的是,能夠為了國家的安危,堅持不與自小一起長大的朋友淪落為山賊,寧願狠下心來,與他們劃地絕交,省了宋朝很大的麻煩。除此之外,也不會與敵人計較,把他們收為部下重用,這樣不但減少一場戰役,反而因此得到賢才。要是我,或許就無法承受這麼多的挫折與阻礙,更不用說做到忠孝雙全了吧。
總而言之,閱讀後讓我體會到,做人並非只是貪圖眼前的榮華富貴,其實留給後人的評價才是最重要的。畢竟『虎死留皮,人死留名』並不無道理。所以,我們都應該學習岳飛的精神,遇到阻礙就要突破,不要一絕不振,躲避問題,這樣是無法成功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