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一本【棉花糖】一書,我在很久很久以前就聽過了。第一次是我們老師在課堂上提起的,有數多同學應和,說這一本書很好看有多好看,然而在一次無心的情況下,再圖書館看到這一本書,就將他租下來了。看著書的名稱,我覺得很好笑,棉花糖三個字在書櫃中顯的特別突兀,一眼望過去就很容易看見了,我一開始懷疑,怎麼以棉花糖為題材,是再巧立名目嗎?只是在單純的引人注意嗎?其實看完書後,我發現棉花糖僅僅是個代替法,棉花糖可換成任何對人類造成慾望產生的東西,或是直接改成能對人類構成慾望的一種念頭、慾望。
這本書主要在強調「先苦後甘」的觀念。老實說,這觀念其實在國小的時候老師就教過我們了,這個淺鮮易懂的成語本意很簡單,但偏偏去行使它卻非常困難,事情到最後還是無法完成,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其中有一個很有趣的「棉花糖理論」是根據史丹佛大學所作的實驗得知,從小就懂得延遲享樂的孩子,成功的機率比無法忍耐棉花糖誘惑的小孩高的多,證明了為何願意等待並且能夠延遲享樂的人會比較成功。而我們究竟要如何克制誘惑、克制自己不要立即吃掉那些充滿人生道路上的棉花糖呢?
我想就要歸功於一個字『忍』。一切都要忍耐。每次我都在桌上的書以及面前的電腦之中徘徊,想著是要犧牲玩遊戲的時間來好好看書,或者是痛痛快快的來玩一場,忘記掉明天的考試成績可能是零分的恐懼。這樣的矛盾時常發生在我的生活裡,我想很多人都會說,應該先讀書遊戲以後再玩,可是當自己面對到這樣的選擇題的時候有誰能真正把持的住呢?
看完本書後,我想,成功是不可能從天而降的,所有的成功都必須經過一定的犧牲,就如同眼前只手可握的棉花糖一樣,就看你願不願意犧牲、願不願意忍耐,只要你有心去完成,願意犧牲、願意忍耐,一定能成功的,迎接你的是更大更遠更光彩的未來
只可惜,面對如此重要的關頭,很多人都會忘記忍耐,忘記短暫的犧牲可以換取到更美好的成果。也許一開始我們會想,我才不會笨到一口就吃掉棉花糖呢!但大多數的人卻在「不知不覺」中吃掉了棉花糖。而我在看完這一本書後,我希望我能將在書中所學到的理念,用在我的生活上,未來在面對抉擇時,能毅然決然的犧牲小利,延遲享樂以達到自己的理想。從此,我將把眼光放遠,為明天的成功做準備,逐漸接近我的目標,讓自己的計畫付諸實行,如此,成功就不再只是一個抽象的形容詞。
最後引用一句書中的話:「成功看的不是你的過去或現在。當你願意去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就是成功的開始。」或許在以前我是壹個急著要吃掉棉花糖的笨小孩,但是我看完這一本書後,我要學習教訓,當一個儲蓄辛勞的勞工者,等待有一天生命的存摺中的數字由負的開始轉成正數,那樣的我才是生命中最大的贏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