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確如此,人生如同一場戲,有人在這五光十色的舞台上,而迷失了自我,成為了別人的附屬品,為別人做戲,但有人卻認真的將「自己」扮演的淋漓盡致,令人無法分辨是真實還是演戲,卻也有人草草了事的扮演完畢。
這段故事所提到的張義雄是一位戲劇學院的學生,他將自己扮演成許多角色,不只是單方面的扮演,是利用親身經歷而深入去了解、融入那角色原本擁有的特徵,而將自己化成為那角色,也藉由這樣子,而愛上了許多新事物,且關念也會漸漸的改變,反而讓人摸不清楚他是在演戲,還是真實的他,不過,不管是演戲也好,真實的他也好,也都是張義雄這個人,不因為扮演的角色他就不是這個人,而且可以在演戲的過程中學習到許多戲中角色的道理。
也有些人剛開始面對陌生人時,會不自覺的將自己原本樣貌偽裝,演變成另外一種保衛自己的角色,但也會因為人對人的信任感和依賴性,就可能不自覺的已不再演戲偽裝自己,因為覺得沒那個必要了。
像是美國將軍艾森豪先生,在小時,有次全家玩牌。他所拿到的牌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好,便放下了牌,落下了一句話:「這牌好差!我不玩了,」說完此話,艾森豪轉身就離開座位。又在此時,他的母親叫住了他,並告訴他:「孩子!也許你的牌並不如意,但這終究是你的牌,你必須要有耐心的把這副牌玩到盡善盡美,玩牌的輸贏並不是那麼重要,但從中學習到人生的道理,才是最重要的。」艾森豪所拿到的牌,像是每個人的人生一般,而艾森豪就有如同每個人,每個人的手中都有一副牌,而牌就是自己的人生。且,人的命運不一定都是順暢無阻,牌要玩的輸贏,不見得是看這副牌的好壞,而是你如何去操控、抉擇該如何出牌,在對的時間出手,況且命運的好壞,不是因為先天的才能,而是依造後天自己如何決定的命運是好是壞。
書中的最後提到,人生的舞台中並沒有分台上、台下、前台、後台,演這角色,幕將會永不落下的道理。
因為,從你剛出生時,你就是要扮演這對父母所生下來的嬰幼兒的角色,且永遠是他們的小孩,漸漸成長之後,又必須扮演學生的角色,聽從老師的指示,學習新的事物,還有跟人相處之後,扮演著朋友的角色,適時幫助對方,教導對方,也從對方身上學習。再來又將扮演應考生的角色,做好自己的本分,努力考試,贏得自己的志願,接下來將自己扮演出社會的角色,賺取將自己養活的金錢,也從工作上學習到許多事物,也將會看到社會不同的世面。有了男女朋友了之後,就必須要扮演稱職的伴侶,結婚之後,不僅是要扮演好對方的丈夫或妻子,也必須扮演媳婦或女婿的角色,因不斷的成長、改變,而要扮演的角色也會不同,但最重要的一點是,你會在過程中學習到人生的道理。
人生,是自己和自己的比賽,其實不必要求在台上得到多少人的喝采和鼓掌,而是有沒有讓你學到新的經驗,連自己都發自內心認同的掌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