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39 優等
作  者: 梁祐甄 
參賽標題: 鍾聲又再響起
書籍ISBN: 9570825391
中文書名: 鐘聲又再響起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李家同
書籍編譯者: 顏艾琳
出版單位: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03年3月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李教授的文章在台灣出版界是一個異數,他默默地為文字接上了溫度,他永遠不說教的親切敘述中,讓閱讀者感受暖意流淌入心中,並且久久不散去。說他是個良心的敲鐘人,一點也不為過。李教授信仰天主教,在大學求學期間,常去台北監獄及新店軍人監獄替受刑人服務,目前仍是台中啟明學校和新竹德蘭中心的義工,替孩子們補習英文和數學。李教授熱愛文學,由於他的宗教信仰及服務弱勢團體的經驗,他的文章帶有人道主義的色彩,他的小說親切、自然,發人深省,引起全球華人廣泛的討論與重視。
 
二●內容摘錄:
如果耶穌基督來到這個世界,他不會高高在上地講道,他一定會謙卑地替大家服務,因此他決定做一個工友,從洗廁所做起,而且全天候地住在監獄裡。很多受刑人都離開了監獄,只有張神父幾乎永不離開。(p.67)

我問他:「你是不是又再演戲了!」張義雄說:「你可以說我在演戲,可是演這一個角色,沒有台上台下,沒有前台後台,要演這個角色,幕就會永不落下。」要離開監獄,必須要走過好幾道鐵門,有一道鐵門,是受刑人決不能越過的,張義雄就在這道門前停了下來。我走了出去,他留了下來,他在裡面向外面的我揮手道別,我終於了解「幕永不落下」是什麼意思。(p.67~68)
 
三●我的觀點:
有人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確如此,人生如同一場戲,有人在這五光十色的舞台上,而迷失了自我,成為了別人的附屬品,為別人做戲,但有人卻認真的將「自己」扮演的淋漓盡致,令人無法分辨是真實還是演戲,卻也有人草草了事的扮演完畢。

這段故事所提到的張義雄是一位戲劇學院的學生,他將自己扮演成許多角色,不只是單方面的扮演,是利用親身經歷而深入去了解、融入那角色原本擁有的特徵,而將自己化成為那角色,也藉由這樣子,而愛上了許多新事物,且關念也會漸漸的改變,反而讓人摸不清楚他是在演戲,還是真實的他,不過,不管是演戲也好,真實的他也好,也都是張義雄這個人,不因為扮演的角色他就不是這個人,而且可以在演戲的過程中學習到許多戲中角色的道理。

也有些人剛開始面對陌生人時,會不自覺的將自己原本樣貌偽裝,演變成另外一種保衛自己的角色,但也會因為人對人的信任感和依賴性,就可能不自覺的已不再演戲偽裝自己,因為覺得沒那個必要了。

像是美國將軍艾森豪先生,在小時,有次全家玩牌。他所拿到的牌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好,便放下了牌,落下了一句話:「這牌好差!我不玩了,」說完此話,艾森豪轉身就離開座位。又在此時,他的母親叫住了他,並告訴他:「孩子!也許你的牌並不如意,但這終究是你的牌,你必須要有耐心的把這副牌玩到盡善盡美,玩牌的輸贏並不是那麼重要,但從中學習到人生的道理,才是最重要的。」艾森豪所拿到的牌,像是每個人的人生一般,而艾森豪就有如同每個人,每個人的手中都有一副牌,而牌就是自己的人生。且,人的命運不一定都是順暢無阻,牌要玩的輸贏,不見得是看這副牌的好壞,而是你如何去操控、抉擇該如何出牌,在對的時間出手,況且命運的好壞,不是因為先天的才能,而是依造後天自己如何決定的命運是好是壞。

書中的最後提到,人生的舞台中並沒有分台上、台下、前台、後台,演這角色,幕將會永不落下的道理。

因為,從你剛出生時,你就是要扮演這對父母所生下來的嬰幼兒的角色,且永遠是他們的小孩,漸漸成長之後,又必須扮演學生的角色,聽從老師的指示,學習新的事物,還有跟人相處之後,扮演著朋友的角色,適時幫助對方,教導對方,也從對方身上學習。再來又將扮演應考生的角色,做好自己的本分,努力考試,贏得自己的志願,接下來將自己扮演出社會的角色,賺取將自己養活的金錢,也從工作上學習到許多事物,也將會看到社會不同的世面。有了男女朋友了之後,就必須要扮演稱職的伴侶,結婚之後,不僅是要扮演好對方的丈夫或妻子,也必須扮演媳婦或女婿的角色,因不斷的成長、改變,而要扮演的角色也會不同,但最重要的一點是,你會在過程中學習到人生的道理。

人生,是自己和自己的比賽,其實不必要求在台上得到多少人的喝采和鼓掌,而是有沒有讓你學到新的經驗,連自己都發自內心認同的掌聲。
 
 
四●討論議題:
人生是否真的猶如一場戲,一場永不落幕的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