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5 甲等
作  者: 劉奕慈 
參賽標題: 知足,所以常樂。
書籍ISBN: 9861131638
中文書名: 陪你一起慢慢走:他缺了一角的星星,仍然照亮你我的心
原文書名: 陪你ㄧ起慢慢走:他缺了一角的星星,仍然照亮你我的心
書籍作者: 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
書籍編譯者: 陳秋月
出版單位: 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09年09月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本書收錄12個家有心智障礙兒的感人生命故事,除了分享不同障別的智障家庭,如何教養小孩的心路歷程,同時也讓我們看見大人們和這群天真無邪、單純思維的小孩互動時所獲得的快樂與感動,讓全書充滿笑中帶淚的幽默立志風格。其實這些與眾不同的孩子,在人生的路上雖然走得慢,身上卻散發著無限的正面能量,也給了我們看待生命的另ㄧ種視野。根據國際統計,心智障礙者約占總人口數的百分之二,在台灣則約有十二萬人左右。這些心智障礙者,不但時時刻刻需要父母的關愛、照顧,更需要所有人的接納與協助。
 
二●內容摘錄:
這不是有愛心把孩子綁在身邊就可以解決問題,有時候反而會影響身心障礙小孩的發展。(P.9)要能影響別人,不一定要橫衝直撞、惡言相向,用理用心才能真正服人。(P.18)ㄧ個羅癌的生命鬥士,在生命轉彎處,看見了傷痛,也看見了愛。他勇敢堅強迎向未來,但不願意選擇當孤獨的英雄,因為他是ㄧ個智障孩子的父親。(P.19)
 
三●我的觀點:
林貴樹,一個羅癌的生命鬥士,在生命轉彎處,看見了傷痛,也看見了愛。他勇敢堅強迎向未來,但不願意選擇當孤獨的英雄,因為他是ㄧ個智障孩子的父親。人總會有為人父母的ㄧ天,誰能接受一個和別人不同的孩子?想起每次走在路上看到身心障礙的小孩,總是會刻意的遠離他們,總是會不敢跟他們說話,連碰到都不想,雖然知道他們不是自己選擇要這樣的而是出生就無法決定的,但還是會刻意的排擠他們。

我們總是在路上看到好多不愛惜生命的人,飆車、喝酒、打架、鬧事,樣樣來,通常這種人都是家人不關愛而造成的,難道他們不會想想,有人一出生就沒有了健全的身體,也沒有能理智思考的能力,路上的飆車族打架鬧事的人總是為了一時的快樂而做這些事,總是不顧其他人感受,也不管家人會不會擔心。

曾經想過,如果我未來為人父母的時候,如果生了一個不健康的小孩,我真的能夠完全的接受這個事實嗎?我真的可以以正常的心態去對待他嗎?我會不會愛他?
我不知道。很多人都會把小孩送到孤兒院或是棄養,怕他們會成為自己的負擔,怕自己沒有能力去照顧他人都是自私的,總是最先想到自己,但是卻沒想過這個小孩子的會是怎麼樣。

每次跟媽媽去逛菜市場,都會看到拿著口香糖或彩卷做在輪椅上拜託你跟他買,通常我都會狠下心來拒絕他,有些人總是覺得自己沒有工作一點用都沒有,就可以理所當然的拿別人的錢,接受別人的恩惠,而不是靠自己的力量去做事情,他們還有健康的手健康的腳還有正常的思考能力,為什麼那麼輕易的放棄自己?如果可以,誰不願意手心向下幫助他人,而是手心向上接受別人的施捨?就連喜憨兒童都可以靠自己的雙手去做麵包,那正常的人,難道比不上這些身心障礙者嗎?

好多人總是自怨自艾說自己的家庭不美好,找不到工作,沒有朋友,沒有什麼,總是一股腦的就往悲觀的地方想,甚至最後選擇走上自殺這條路,何曾想過還有未來。當你沒有一個完整的家,為何不要去創造一個幸福的家?當你沒有朋友,為何不去檢討自己的個性?當找不到工作,為什麼不要繼續努力?只要相信和努力ㄧ定有一天會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角。

ㄧ個身心障礙的人,可以選擇要樂觀的面對人生,沒有必要一個人躲在角落自怨自艾。

我們都該懂得去知足,知足自己身邊所擁有的每一個事物。看看新聞、多出去走走,你會發現其實我們比起許多人還要來的幸福多了,我們有家、有手有腳、有健康的身體,我們可以去做我們想做的事情,甚至是去實現我們的夢想。

知足,所以常樂。
 
四●討論議題:
我們該如何去對待身心障礙者?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不要用歧視的眼光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