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1 優等
作  者: 朱敏華 
參賽標題: 陌生人
書籍ISBN: 9570825383
中文書名: 陌生人
原文書名: 陌生人
書籍作者: 李家同
書籍編譯者: 李家同
出版單位: 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年月: 2003年4月30日
版  次: 初阪
一●相關書訊:
李家同,民國二十八年生,台大電機系學士,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部電機博士。歷任清華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資訊研究所所長、電機系主任、工學院院長、教務長及代校長;現任靜宜大學校長。

看陌生人可以很輕鬆,並不需要花太多腦筋在文字上,也可以很沈重,因為故事背後的深層意義,壓的我透不過氣。李家同擅長把自身經驗或是從旁人處聽來的故事融入自己的小說裡,加上他本身是個基督徒,所以他的文章帶有很濃厚的理想性與高道德標準,用詞簡單易懂不帶沉悶,僅僅幾千字的文章,釀造出一種讓讀者深陷的氛圍,最後再用幾句話點出此篇的重點,簡單卻又意義深遠。

李家同很有一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氣息,他關心弱勢族群、教育問題、種族歧視、宗教信仰,彷彿要為天下不平請命,但卻又帶著一絲無力感,只能訴諸於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託付在創作上。
 
二●內容摘錄:
老太太其實是老闆娘的母親,她得了老年癡呆症,忘了這位女兒,以為老闆娘是陌生人,因此對老闆娘心存感激,她老是笑咪咪,因為她認為她真有福氣,晚年有陌生人供給她吃住,使她無憂無慮地生活,雖然老太太自己很高興,她的女兒心裡總是很難過,眼看著自己母親,卻不能叫一聲母親,難怪她聽了老太太的那番話以後,會難過的幾乎昏了過去。[p.28]

老闆娘沒有很遺憾,自己的媽媽不認識她,剛開始確實如此,後來想開了,就因為她媽媽得了老年癡呆症,以為她是由陌生人奉養,母親才會如此快樂。從母親去世後,老闆娘開始新生活,她決定以她的餘生專門奉獻給陌生人,做一個好的義工,因為知道這樣做,讓很多人非常快樂。[p.29]
 
三●我的觀點:
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們遇見陌生人時出現在我們腦袋裡的總是防禦、警覺性和保持距離的念頭吧!一開始我們會先由長相斷定這個人的好壞,看到這本書名,原本以為是如何防範陌生人之類的,結果和我心中所想的落差了一大節。他的書給我們的感覺是溫馨而感人的,作者從人性關懷的角度讓我們重新面對陌生人,陌生的人似乎沒有想像中的那樣,肚子裡充滿著陰險狡詐的詭計,他們也許是處在一個弱勢的世界,需要別人伸出手幫助的陌生人,陌生人在這本書中可能是一個人也可能是一件事,而這個不認識的陌生人卻可能對你造成莫大的影響力。

這本書給我們很深的影響和感觸,讓我們領悟到人生不同的觀點,我們的親人如果遇到什麼不幸,我們會立刻感覺到,也立刻會採取行動,來幫助我們的親人,所以作者也呼籲,能想到世界上那些不幸的陌生人:他們病了,他們沒有食物吃,他們沒有水喝,他們被關進了監獄,當他們在受苦的時候,我們不要作一個旁觀者。如果試著向陌生人伸出你的手,快樂與和平將永遠存在你心中,大家都應該當個善良的陌生人。

而善良的陌生人又是如何呢?我想是適時的釋出善意,在自己或別人感到無助的時候幫助每一個需要你的人,心裡也會很滿足。也許一生就只見那麼一次面而已...下次見面不知道是何時?如果我們仍願意伸出援手,不求回報的付出,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別人也才會幫助你,人的互相是很重要的,也是我們大家共同學習的目標。

文章中一個認為自己沒親人的老太太真的會開心嗎?因為人有的時候表現開心的模樣,可能只是為了不忍掃別人的興,而作出的一種客氣偽裝,但老婆婆內心真的快樂嗎?畢竟,要對著陌生人作出笑臉是平常的事,但當自己孤獨寂寞、難過想哭的時候,是不會想對陌生人透露的吧。我想,那些陌生人本來就沒有義務必須對老婆婆好,他們雖然以"客人"的身份對待老婆婆,但就像自己親人那樣的對待她,這是令人敬佩的。

李教授這句把「每個對您好的人都當做陌生人,才會更珍惜周遭關心您的人」我覺得這句話一點也沒錯,當我們對待家人時總會覺得這是裡所當然,但在面對陌生人時總是會比平常客氣甚至比家人有禮貌,這給人的感覺就會更加的溫馨更加的有禮貌,也會讓人覺得你是個很好相處平易近人,這全都要歸功於感恩的心。

慈濟義工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時常幫忙一些無助的老人,總是犧牲自己的時間,無怨無悔的替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付出,他們經常跟醫生們到偏遠的地方為了這群陌生人服務,我想他們絕大多數連對方的名字也弄不清楚,雖然替陌生人服務大部份是不會為他們帶來任何物質上的好處,可是只要看著對方快樂的表情,自己也會很開心,也許就是那份為別人帶來希望的成就感,讓他們會為了不曾相識的陌生人默默付出自己的心力,義工真的是了不起的人物,同時也是大家的模範,他們關懷大家幫助別人不在意金錢、不在意身分地位,這次的八八水災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了,更讓我們看到世界各地對我們的關心,更顯示出了愛心無國界的地球村。

我們常常聽到,1.「因為不求回報,所以才可以很開心的付出。」2「因為不求回報,所以不會因為要得到回報而有所期待。」3.「因為不求回報,所以也不會因為得不到該有相對的回報而失望落寞。」如果大家都擁有這些觀念,那我想這個地球將會更和平更溫暖。
 
四●討論議題:
當志工最大的意義是什麼?我想,那些常幫助我的"善良"陌生人也是擁有這樣一顆美麗的心才會如此對待的吧?這彷彿是人類最原始最單純「愛」的表現吧? 也許一生就只見那麼一次面而已...下次見面不知道是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