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04 甲等
作  者: 楊雅婷 
參賽標題: 少年小樹之歌
書籍ISBN: 9570349506
中文書名: 少年小樹之歌
原文書名: The education of little tree
書籍作者: 佛瑞斯特•卡特
書籍編譯者: 姚宏昌
出版單位: 小知堂
出版年月: 2000年01月20日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少年小樹之歌」描述一位小時後和爺爺奶奶,在美國東部查拉幾族山區生活的印第安少年故事。書中不「僅生動描寫了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人們的生活狀況,它還紀錄你我心中,最普遍而深刻的人性軌跡。小樹在五歲時因為雙親過世,而投靠以釀造威士忌酒為生的爺爺和奶奶,小樹在爺爺奶奶崇尚自然和寬容的教育下、使他能以純摯的心去看待這個世界,也有了成長的自信與勇氣,但因為一張公文的來到,小樹被迫進入孤兒院,最後因為好景不常,大家都相繼離開了小樹。
 
二●內容摘錄:
「在認輸的時候,最好先確定自己有沒有盡了全力。」(p.19)

「老火雞就像是某種人類一樣,認為自己知道的東西多,就對週遭的事物不屑一顧了,頭抬的老高,結果什麼也沒學到。」(p.30)

「生命的終結是一件自然的事,因為有死亡才會有新生。」(p.32)

「無論是一隻獵犬還是一個人,如果對自己沒有價值感的話,他就個壞東西。」(p.45)
 
三●我的觀點:
在「少年小樹之歌」裡,蘊含著許多的意義及情感,小樹和爺爺奶奶到山裡與大自然共同生活,他們瞭解人類和大自然相互依存的關係,唯有在不違反大自然的原則之下,才能與大自然真正的永續生活下去。大自然與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只要你跟大自然和平的生活在一起,不去破壞它,好好的愛惜它,它會供給你生活所需要的一切。」所以天氣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小變化,都可能影響到全球的氣候形態。在人對地球的資源肆無忌憚的掠奪的時刻,其實搶奪的不僅是大自然的生命甚至是未來所有要在地球上生活的萬千生命體!所以唯有遵循大自然的法則,愛護我們的地球,資源才能夠生生不息,永續經營下去。

雖然父母不在小樹身邊照顧,他依然能在大自然中找到樂趣,爺爺和奶奶教導小樹做人的道理,小樹學到的不只是在山中如何生活、如何獵火雞,更學習到了學校教育沒辦法涵括的事物和知識。如果從小就被保護的很好,那出社會後一定經不起許多考驗和失敗,沒有跌倒過就會不知道怎麼從失敗中爬起來,所以要是沒有經過挫折與考驗,就無法茁壯,也就無法體會到生命真正的意義與美好。

書中蘊含著許多道理,「生命的終結是一件自然的事,因為有死亡才有新生;仔細咀嚼夢歐拉的智慧,你就會明白大自然的規律。」這是印地安人面對死亡的態度。任何人都無法避免死亡的,人們會難過、傷心,但我們仔細的想想看,生命是生生不息、永不停止的,這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個微不足道的循環而已,有死亡才會有新的生命來到著個世界,只要任何事物都用「心」去感受,看看世界個各角落的美好事物,漸漸就會體會到生命是多麼的重要。

書中劇情高潮迭起,反應了人們生活的困苦和當時社會的黑暗,且字裡行間流露的真情雖然隱藏在輕描淡寫的筆觸中,讓人有所啟發,讓人懂得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也感覺受益良多,耐人尋味,以及充分了解少數民族以自然生態為生命法則的信念。最後,在爺爺奶奶離去後,有一句:「當軀體接近死亡時,肉體心靈也跟著死亡,但精神心靈卻是永遠存在的。」雖然爺爺奶奶已經去世,但我深深相信,爺爺奶奶的精神會一直陪伴著小樹,而不是離開他的身邊。希望藉著了解對生命的尊重,更藉由少年小樹的故事,使我們能有更深的省思,好好愛惜生和尊重生命,仔細觀察也能發現許多有趣的人、事、物,雖然世界的各個角落都有黑暗的地方,但只要以不同的角度來觀看世界,你會發現世界是美好的,直得我們珍惜與愛護,對於身旁周圍的人、事、物,不再只是忽略。
 
四●討論議題:
生老病死是人生所必經的過程,人們總是感到很悲傷,我們該用什麼樣的精神面對生老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