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 特優
作  者: 張蕊 
參賽標題: 山豬•飛鼠•撒可努
書籍ISBN: 9578323638
中文書名: 山豬•飛鼠•撒可努
原文書名: 山豬•飛鼠•撒可努
書籍作者: 亞榮隆•撒可努
書籍編譯者: 亞榮隆•撒可努
出版單位: 耶魯國際文化
出版年月: 2005年6月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山豬•飛鼠•撒可努》一書除了討論到原住民文化不斷消失的問題,也提到了臺灣生態環境的破壞。從書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無奈與不願,他想要的是從前那美麗的傳統社會,但人類總是依靠進步的文化和科技,都忘了最原始的自己,因而持續破壞臺灣這塊寶島,也使我們原有的本能慢慢地消失。他相信,只要人類不要過度依賴文明科技,我們身上的自然力量是不會消失的。作者不斷地強調傳統文化的重要,呼籲主政者應該要以健全的政策來幫助原住民,而不是讓他們永遠活在社會的低階層,視他們的文化為敝屣。
 
二●內容摘錄:
現在的平地人把山上的大樹都砍掉,種植高經濟作物;山豬追逐的森林變成了橘子園;山羌、水鹿跳躍的草地轉型成大人物的高爾夫球場;而一大片的茶園,過去可能是螞蟻、蜜蜂、蜈蚣、猴子玩耍的天堂,但由於土地的濫墾,動物沒有了森林,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間;水土流失導致動物的滅種、池塘裡的泥鰍和蛙鳴聲都消失了;然而現在這些罪責卻全加諸在原住民的身上,說打獵是盜獵;伐木造屋、雕刻,傳承文化是破壞生態,盜採國家資源;當政府在提倡環保及注重生態資源時,卻忘了原住民在老祖先流傳下來的觀念裡,所有的事物都有生命,應該以平等及人性化的對待,尊重生態老早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p.52)
 
三●我的觀點:
從世界地圖來看臺灣,臺灣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小,在許多地方甚至不知道有臺灣這個國家,如果我們想要讓全世界知道我們是個美麗的國家,那麼我們就必須要先了解自己國家獨特的文化,了解後就開始發展它,使它發揚光大,讓全世界都看看屬於我們這塊美麗寶島的文化。很多人說臺灣的古蹟可以代表我們,但是我覺得那並不獨特,因為有許多古蹟是在外國人的統治下所建設的,這些在中國或者歐洲國家都看的到,而我們的原住民他們是在這裡土生土長的,他們是這塊土地的主人,他們各自擁有自己的文化,最重要的是這些文化只有在臺灣才看的到,這才是屬於我們「獨特」的文化。

原住民文化是臺灣一種獨特且具有魅力的文化,作者撒可努一開始就呈現出對其出身的排灣族文化感到自信滿滿與無限榮耀,讓大家了解他們原住民的美麗之處,希望大家尊重原住民的傳統文化,不要一直抱持者「原住民就等於落後」這樣的心態,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之下,我相信我們一定可以很快地讓他們與現代社會並駕齊驅,甚至帶著那不朽的精神超越我們。

讀完此本書,我深深地感受到原住民要離開自己生長的故鄉,到一個對他們而言是非常陌生而又很難適應的都市,那種孤單無助的心情。因為他們小時候生活在山裡,山上的一切就是他們的學習資源,原住民族生活的原則是:尊敬自然。只有好好維護森林的生態,才可以延續生命的源頭;了解動物的生命,才能掌握生存的法則。但現在的人似乎不太愛護大自然,人們不斷地濫墾濫伐,使山區每逢雨季就會發生土石流;濫捕野生動物,使許多動物正面臨著絕種的危機。原住民是已在此地生存千年之久的山地人,他們是懂得在自然與人之間量取平衡的優秀族群,但卻無奈遭遇到外來文化強行侵入而失去那與大自然共存的安詳生活。或許有很多事是生活在現代的我們無法理解的,我們總以為有開發不完的物資,我們正享受高科技以及各種能源所帶來的富裕且便利的生活,對於擁有萬物的大自然予取予求,這樣也的確使我們過著優良的生活。但我們不曾思考,大自然究竟何時會承受不了這樣沉重的負擔?究竟何時會斷絕對人類的援助?究竟何時會用天災來抗議人類對它的無情破壞?

書中撒可努的父親說:「獵人的孤獨和寂寞,是精神和力量最大的來源之處;兒子,你要學做一個好的獵人,就要學會『等待』的耐性。」或許就是因為原住民的這種獵人哲學,使他們在一開始對外來文化造成的改變仍抱著像高山一樣遼闊的心胸,像大海一樣廣大的容忍心態,進而使他們的文化、土地不斷遭受到非常嚴重的破壞與流失,漸漸的他們也失去了原來的純淨心靈。不過經歷這樣的挫折和改變,如今他們之間已有許多人已經開始努力在找尋自己的根源,追溯自己族群的祖先並願意維護原來的文化資產,更願將這樣的文化傳承給自己的下一代,讓他們清楚明白了解自己的祖先與文化內涵。在書中作者就以他從小在聚落的生活、打獵的經驗,讓我們能深刻來了解原住民的生活與文化。由如何遭受到外來文化的入侵而原來的文化資產卻被遺忘消失,讓大家能夠深切體會到原住民的文化如果再不好好保護,將會很快地消失。希望我們能夠去尊重這些逐漸消失的傳統文化,讓原住民文化能夠永遠地傳承下去。

現在政府對於原住民的教育越來越重視,提供他們更多的教育資源,為了就是使他們可以跟上現代社會而不至於處在社會的低層,但是卻不會使原住民文化流失掉。政府在各種計畫中,制定了政策要扶助原住民族群,解決當前所面臨的教育困境以及許多保護文化的問題,對於原住民孩童的教育,政府和教育部在這些年來慢慢地開始進行許多的政策計畫,希望他們能更加融入這個社會。

撒可努為了守護他們自己的文化不餘遺力,為了就是要使原住民文化能夠好好的被保存並發揚光大,讓下一代子孫都知道自己的祖先不但是一個英勇的排灣族戰士,也是一個喜愛親近並了解大自然的原住民,他們將會以擁有這樣得傳統文化為榮。這樣的胸襟和志氣真的讓我非常地感動!
 
 
四●討論議題:
原住民一再要求設立專責原住民教育體系與重視母語教育的民族學校;原住民教育在面臨現代文化的衝突下,應該堅持自己的價值觀學習傳統原住民文化,使學童受制於優勢族群並蒙受社會的不平等對待,還是接受現代的教育,以喪失自己的文化去換取在現代社會的生存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