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304 甲等
作  者: 張茹芸 
參賽標題: 乞丐囝仔
書籍ISBN: 957-803-288-9
中文書名: 乞丐囝仔
原文書名: 乞丐囝仔
書籍作者: 賴東進
書籍編譯者: 徐惠蓉/何錦雲
出版單位: 香港星馬—皇冠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00年05月24日
版  次: 出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身為台灣十大青年得獎主的賴東進看似風光的外表背後是窮困潦倒的童年所鍛鍊出的堅忍個性,從出身開始便過著與他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沒有溫暖的被窩和糖果,更多的是來自他人對於乞丐這個身分的羞辱和歧視,不但過著餐風露宿的生活,甚至還要去和野狗搶食物才活得下去,然而就是在這樣的人生下才讓他更懂得珍惜和上進,並在靠著自己的努力不懈成功脫離貧窮成為了上流社會人士。
 
二、內容摘錄:
草浪被夕陽照得泛起一片金黃,姐姐的側臉和布娃娃殘敗的臉相應在黃昏裡,大地一片靜謐,姊姊發現我在看她,抬起頭來對我嫣然一笑。(150頁)

時間一定是暫停了,這黃昏、這草浪,如此美好。(150頁)

幾年的辛苦就換來這一次短暫的掌聲。(188頁)
 
 
三、我的觀點:
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是在我父親的書櫃裡,和其他繪面豐富的小說相比起來這本乞丐囝仔簡直可以說是最不起眼的,但是當我看到它的簡介時我就深深地被吸引了。賴東進先生的文筆並沒有現在常見的繁冗贅述,而是非常樸實無華的風格,他整本書都沒有特別描寫自己的處境有多麼淒慘,只是誠實地將自己當下的感受和所見寫出,但就是因為這樣才顯得這本書更加的寫實,而不是特別誇大的。

賴東進先生曾在書中寫過一句話:「他的一張獎狀不如行起來的一頓飯,他的榮耀比不上找一個能為全家遮風避雨的地方。」明明是平淡的形容自己的處境,我卻心中有種悶悶的感覺,畢竟像我們這種平凡家庭長大的小孩從小便被父母捧在掌心中疼愛,每天放學回家就有熱騰騰的飯菜在等我們享用,上學得到的一張獎狀便可以被家人誇獎很久一段時間,然而處處比我們做得更好的賴東進卻從未被父母誇過一句做得好。

他的父親天生雙目不能視,沒有任何謀生能力,只拉得一手好月琴,因此只能跪在路邊賣藝,乞討那微不足道的幾毛錢,就連母親也是天生的瘋子和羊癲瘋患者,必須用鍊子拴著才不會亂跑,下頭還有幾個年幼的弟妹要照顧,若是換成一般人可能早就已經無法承受這些壓力而逃跑或是自殺了吧?然而賴東進卻一步一步的挺過來了,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他都咬牙挺過來了。

我最欣賞賴東進的地方就是他百屈不撓的這個特點,他想過自殺和逃跑卻總是在最後一刻又振作起來,為了活下去不惜和野狗搶剩下的廚餘,也穿過死人的衣服,但這些都沒有打倒他,反而讓他更堅定自己將來一定要成功的這個信念,這就是讓我最對他刮目相看的地方,他不會因為生活中的挫折而放棄任何機會,他或許會感到絕望和沮喪,但他絕對不會想要放棄。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就是賴東進和他姊姊的之間的感情,或許是因為從小一路跌跌撞撞扶持走來的原因,兩人的感情非常的好,然而在賴東進上學後一切都變調了,他發現他之所以有錢可以上學,居然是因為姐姐被賣到妓院賺錢。當時看到那段文字敘述的時候我只覺得腦袋空空的,因為這種事真的離我太遠了,我從小便是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甚至有時還會抱怨學校太無聊、課業太繁重,不想去上學,但在看到這段描寫時,我的心中立刻湧起一股羞愧的感覺,別人求之不得的機會和際遇,我卻不停地嫌棄,簡直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根本無法想像這種事情的發生,然而賴東進卻不停地體會到這些人生的「苦味」,在上小學時就已經拿了八十多張獎狀的他,卻被父親的一句能當飯吃嗎?給打回了原位,原本以為會有的誇獎和鼓勵都沒有得到,更多的卻是嫌棄。

更令我心酸的是在賴東進終於有能力自己賺錢,當他們一家的生活正要邁入正軌時父親便得病去世了,正所謂子欲養而親不待,父親罵他、嫌棄他,挨打更是童年的家常便飯,然而他卻從來沒有拋棄賴東進,反而是含莘茹酷的攢著不多的積蓄供他上學,就在一切看似美滿之際父親卻去世了,不只是作者本人感到傷心難過,連我這個看的讀者也能從文字中感受到那股悲痛的感覺。但是就像我剛剛說的一樣,賴東進是個不懂放棄這兩個字怎麼寫的人,他將這些遺憾和不捨化為推動自己前進的動力,成為了一個人人讚嘆欣羨的成功人士,並伸出援手幫助更多和自己一樣出生窮苦的孩子,這種精神和作為著實難能可貴,也是我認為這本書最精彩之處。
 
 
四、討論議題:
1.政府有許多清寒家庭補助的方案,如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特殊境遇...等,但這些措施真的能幫助到需要幫助的家庭嗎? 怎樣的協助才是最有效的幫助呢?

2.當人生遭受一連串無情又致命的打擊時,我們該如何扭轉乾坤、反敗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