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10 甲等
作  者: 殷嘉佑 
參賽標題: 失控的群體思維:從同儕壓力到同溫層效應,人的一舉一動都逃不出「群性」
書籍ISBN: 9789579094672
中文書名: 失控的群體思維:從同儕壓力到同溫層效應,人的一舉一動都逃不出「群性」
原文書名: The Power of Others: Peer Pressure, Groupthink, and How the People Around Us Shape Everything We Do
書籍作者: 麥可•龐德
書籍編譯者: 林士棻
出版單位: 方言文化
出版年月: 2020年08月05日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許多人自以為凡事盡在掌握之中,命運就在自己手上,然而經過作者的查證,事實上卻正好相反!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方方面面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左右我們的穿著、喜歡的音樂、吃的食物食量、投票選擇以及金錢投資,牽動我們的情緒起伏,甚至是改變道德觀念。
 
 
二、內容摘錄:
  群眾的瘋狂行為往往是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的原因。然而,在緊急情況下,通常就是這種不願輕易陷入恐慌的念頭,使他 們的處境更加危險。(p.32)

  人類的群性有其演化上的道理。我們老祖宗身處的環境,只有能夠互助合作、迅速辨別敵我的個體,才能在物競天擇的機制中取得有利的生存條件。(p.5)
 
三、我的觀點:
  這本書充分探討人的「群性」,由於人是群居動物,生活中必定會與他人互動交流,而這本書從原始時代人們為了生存而產生的群性,探討至現代人互動模式中的群性,整體而言對於人跟人之間互動原理說明相當仔細,對於人際關係也相當有幫助。

  書中只初榮格心理學提出「集體潛意識」的論點,認為我們生為人,承繼了祖先們的智慧與生活經驗,因此不分種族,會對「原型」產生共同的想法。這個觀念便是將人類視為一個「群體」,認為人類都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我認為這個觀念可以和本書探討的理論對照,正所謂一個群體的準則與傾向,便稱為「群性」。這邊書裡提到作者的親身經歷,使我印象深刻,那就是二十三年前震驚英國社會的大事件,黛安娜王妃之死,作者原本對於黛安娜王妃的死亡並沒有太多感觸,但是當他走進聚集在倫敦聖詹姆士宮外想哀悼王妃之死的人群中,發現支持者紛紛獻花、毫不掩飾的表達悲傷情緒時,他便突然感到悲從中來。這段作者的親身經歷無疑為說明群性的好例子,作者顯然是被群眾們悲傷的情緒感染,因而表現出和他們相近的情緒,這樣的情緒表現讓他在人群中顯得合群且合理,也可以更好的融入這個群體。這也讓我讓我想到最近明星小鬼的猝死事件,其實以前不會覺得他紅,但是往媒上許多人關注這事情,也很多人感到難過,看著一篇篇報導我也因此難過起來,或許這也是群性吧!

  作者認為這樣交互影響的情緒可說是一種「下意識的配合」。當我們與他人形成一個群體時,如果不想要格格不入,而是想要建立良好的關係的話,其中一方必定會嘗試配合另一方的行為舉止,但若是有絕對強勢能影響他人的人,比如說那些極具個人魅力的人物──例如美國第三十五任總統甘迺迪、世界首富傑佛瑞·貝佐斯、全球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霍金等人,這些人以一個人的力量影響了群性,而廣大的群眾對他們的認同,又再一次的鞏固了群性,使個人偶像的神話更加牢不可破。這樣說起來,好像群眾的群性容易帶來吂目,這麼一來,分的崇拜偶像是危險和盲目的,尤其是現代社會處於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當可用的資料數量增加,如何管理資訊將會變成難題,群性在各種網路社群上彰顯無疑,人們逐漸變得沒有主見,沒主見的盲從也可能造成負面影響,或者是有心人士可以隨意帶風向,來操縱群眾!書裡更將這種人云亦云的風氣比喻成「感染式思維」,比如說現代的各種新聞媒體縮短了思考與行為模式交互影響所需的時間,新聞媒體的渲染對大眾的影響可說是既深遠又迅速,如此一來,如果我們想要破除這種盲目跟隨的壞習慣,避免盲從,就必須得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中找到合適的自處之道,身處於群體之中,不斷思考自己的行為是不是屬於自身意志?還是又受群性的影響?

  在課堂上老師詢問我們問題時時常希望我們要有個人見解,不要人云亦云,尤其資料的選擇和真實性必須要探究的,有些未經驗證的資料吉說法要抱存疑,或許就怕我們這些新新人類已習慣被帶風向,只知道吸收資訊卻不知分辨,到最後就喪失了思考能力!這是我們這一世代必須要思考的課題。
 
 
四、討論議題:
  你認為如何避免盲目地跟隨群性?舉例並詳細說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