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10 甲等
作  者: 李敏寧 
參賽標題: 我家沒有驕寵兒
書籍ISBN: 9789862483305
中文書名: 我家沒有驕寵兒
原文書名: THE PAMPERED CHILD SYNDROME: How to recognize it, how to manage it, and how to avoid it-A guide for parents and professionals.
書籍作者: Maggie•Mamen
書籍編譯者: 朱浩一
出版單位: 大好書屋
出版年月: 2013年05月29日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認識被溺愛症候群,心理學博士教你正確愛孩子給孩子一切-不如給他最適度的愛!心理學博士結合十年臨床經驗,告訴你哪些教養方式出了問題?孩子為什麼會出現偏差行為?如何找回家庭的秩序與溫暖?本書提供十種明確,深具智慧的教養方法,讓父母用「對」的方式,教出快樂,自律的孩子!
 
二、內容摘錄:
  「認清自己是『有所選擇』的」只要父母能認清,這一切其實都關乎「選擇」,他們就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我沒必要那麼做;身為大人,我「選擇」這樣做! 當然,順其自然也是一種選擇——身為一個成年人,應接受自己的選擇將帶來的後果,並和道個後果一起生活下去,比方說,父母選擇幫孩子做家事,就等於把這個重擔穩穩地扛在自己的肩上。可能是因為無法忍受髒亂,或怕孩子生氣,甚至只是單純地以為自己的人生任務就是服侍他人。(p.151)

父母認清自己是有所選擇的,才能真正地覺悟,也才能釐清自己在孩子的軟硬兼施下,做了哪些討好孩子的行為——而不是做出能讓孩子從中學習待人處事方法的抉擇。(p.152)
 
 
三、我的觀點:
  現在的父母都生不多,加上物質生活比早期父母小時候好很多,媽寶的名詞開始出現,念書之後,我的身邊居然也有媽寶的存在,有時候我都會在思考,如果我是他們的父母,我會怎麼去管教他們?又或者對於他們的態度而困惑,究竟他們的父母到底是怎麼教的?會不會太寵溺了點!

  我認為一個孩子的未來跟他的過去脫不了關係,是影響非常大的,過於溺愛或傷害都是不好的事情,小時候來自雙親的愛或傷害都會不小心讓一個孩子導向了荒誕的人生,所以在分寸的拿捏和方法上都要非常注意,這本書是以心裡學的角度,一個專家告訴大家該如何來教育子女,還有在親子關係上,小孩常會用甚麼手段來控制父母或斜持大人,近年來台灣發生許多過度寵溺孩兒的案件,甚至讓孩子們成為了傷害自己的利器。其中書中提到「不要急著扶起孩子」,是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或者是換個角度去思索一番,讓他從根本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不要讓孩子只是依賴父母,喪失自己處理事情的能力,但不是表示久放生不管,而是適當尋求家長協助,透過外力的一份協助,而讓自己找到對的方向與抉擇,就像在現實生活中,我時常不了解自己該從何開始,又或者對於自己的思考方向感到迷茫時,此時我會試著自己解決,直到無計可施才去尋找一些外界協助,幫助自己找到原來的道路與方向。

  父母太過於寵溺真是一件不好的事,例如當一個孩子想要玩具時,孩子吵鬧就買給他,也許是出自對孩子的關愛,又或者是為了停下孩子的哭鬧,而養成了慣性,舉個例子,孩子一直向你索取他想要的東西,若平時都是照著孩子們意願,要是有一天逆著孩子們的意,那會不會還是跟兒時的他一樣鬧一下就有?會不會直接像兒時的他耍賴灑潑鬧到你買給他為止?這樣的話還得了!既然如此當初就不該他想要什麼買什麼,是不是該給他一點要求讓他有所付出,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讓他自己知道,想要一樣東西並不是那麼容易,而是必須經過困難,這樣孩子們才學會珍惜事物,珍惜家長所給他的支援與關愛,讓他不會亂要求東西,像我之前要跟家人索取東西時是需要有點付出才有辦法得到東西,例如:做家事、幫忙按摩、盡可能的完成自己有辦法完成的,再跟家長要求、這樣家長不僅會給的乾脆、還會讓自己學會珍惜物品、不浪費家人所給你的支援,而且我覺得像我這樣會努力去爭取自己喜歡的東西時,雖然很辛苦,但是得到了之後會有大大的成就感,讓自己知道雖然是為了東西而去努力做事的,但也會知道家人平時對我們的照顧與愛護。

  現今社會充滿著許多嬌生慣養的孩子,但這些往往都是被父母寵出來的,孩子們想什麼都給,完全不會去想到,要這樣東西的用意是什麼,而且這樣只會讓小孩變成小霸王,因為大家什麼都慣者他,導致他長大之後也會覺得大家什麼都會讓他,會養成一個很不好的習慣,而且他這樣之後只會沒朋友,人緣不好,除非他改變他的壞習慣,別再覺得大家都應該要慣者他,讓著他是應該的,也要適時地為其他人著想,而不是覺得自己最大,自己永遠是對的,這樣之後才會交到朋友,也不會像以前一樣當一位沒人喜歡的小霸王了。自己的身邊就有這一號人物,也因此大家不喜歡他,我認為小時過度溺愛反而是對他現在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四、討論議題:
  面對身旁被慣養著的孩童該如何有效地摸索他們的內心,了解一番?請具體說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