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319 特優
作  者: 蔡昕庭 
參賽標題: 謝謝你走進我的景深
書籍ISBN: 9789869509442
中文書名: 謝謝你走進我的景深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蔡傑曦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悅知文化
出版年月: 2017年8月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打開所有感官去感知的後果,是容易受傷的,卻也容易發現溫暖。」20歲的他,透過故事看見了自己,就在平凡的日常、寄予希望的憂傷、醇厚的情感、不想署名的秘密,還有閃亮亮的夢中,像是剛好只是路過而走進了彼此的景深,

每道身影層層疊疊,原以為的模糊,卻逐漸清晰。
 
二、內容摘錄:
  把記憶剁碎,篩出太難過的,把它們吹成遙遠的風,再把足夠的溫柔留下,頓成一片晴朗,曬在往後的日子.(p.50)

  再怎麼努力我們可以到不了遠方,但是不能忘記怎麼回家.(p.01)

  並不是因為我們成就了什麼事情而偉大,而是因為我們願意相信自己還有一個堅持的方向,所以我們仍然在天空中閃耀.(p.182)
 
三、我的觀點:
   我平常時喜歡寫寫東西,也喜歡拍照,但純粹是好玩或記錄心情而已!對作者來說,這本書分成攝影和文字兩部分,攝影是記錄,書寫是紀念,但對作者來說都是留給自己最珍貴的禮物。作者認為這個世界就像是一本讀不完的書,故事主角中的你在變,身邊的人也在變,即便是熟悉的人、陌生的人,誰都沒有辦法避免這樣的改變,作為一個善良的我們,只能坦然去接受,試著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斷加強自己,如此一來才可以擁有足夠的力量去接受這個世界所有的改變;仍然在這片天空中閃耀。

  這是一本記錄了作者一年來在鏡頭裡、鏡頭外的故事,每一個深深淺淺的身影、每一段日常、每一次對焦練習,篩選出作者想要保存下來、美好的畫面和記憶。作者透過打開所有感官去感知畫面,故事的情感與流動,柔和自己的感觸,近而轉化成畫面、文字;藉由文字的細膩,訴說著每一則故事所寄予的希望以及溫暖,就像是作者在書中曾提到:『讓現在的自己滿意,但是未來的自己不滿意,這才是成長。』

  當時的我看到這行話時,我是困惑的,對於恰好處於即將面臨升大學、考統測的準高三生,相當迷茫;頓時的我也會感到自己的渺小與卑微,又或是對於很多微小的情感而覺得難受;開始思考哪些人未來會燦爛、哪些人的未來會黯淡,彷彿註定似的,都已經被我們身上可以計算的數字和條件決定好了。直到作者提到『面對生活周遭的現實,以生命的長度去體驗,去進行精準的概念剖析,再經由影像創作來做自我概念的傳達。』讓我明白確實還有許多人生的課題是等著我去學習的,現在的我只是一張白紙,能否成為理想中的樣子還是個無解的問題,風和雨也依舊會不停的吹進我人生的列車,即使如此,還是期許自己能夠對自己誠實,用當下的年紀與閱歷去感知每一個瞬間,卻也同時期待往後的日子更擁有純熟,用更完整純粹的眼光。讓每個當下的自己是最好的樣子。

  其中,我很欣賞作者對於夢想的觀點,還記得之前看過的一本書籍『如果可以簡單,誰想要複雜』其中對於夢想的觀點是『夢想和現實兩者是能以並存的。』說明哪怕是做了哪種抉擇,另一者也不會從這個世界上消失。而在謝謝你走進我的景深這本書籍中,他要告訴你的確實也是相同的觀念;但唯一不同的是他願意將夢想成為現實的一部分,把夢想規劃的更實際,這並不是向現實妥協,而是在種種因素和考量中,平衡出一個能讓自己一邊生活、一邊前進的方式。

  最後,我很喜歡整本書籍中的一個詞『知足』,拆解這個詞,就是「知道自己的腳要往哪走」。記得一首在2013年非常火紅的歌曲「稻香」,其中有一句歌詞:「請你打開電視看看,多少人為生命在努力勇敢的走下去,我們是不是該知足,珍惜一切,就算沒有擁有。」我認爲周杰倫唱出了這個最簡單的道理,卻也是最容易被蒙蔽忽略的道理:知足。其實知足並不是只對於每一件事情都有明確目標,而是因為相信著自己的每一份努力都不會白費,所以我們願意珍惜當下所擁有的一切。

長大的課題我一直在學習,成長的路上會遇上挫折,會受傷、也會難過,但卻在這樣的過程逐漸練習,謝謝作者帶我走進你的景深, 讓我發現原來把自己藏進別人的故事裡,並且從中找尋自我,是一件多麽幸福的事。雖然在前往未知的路上仍然畏懼,但卻學會告訴自己不要感到害怕、困惑,也不要停止尋找答案,因為那些找到的答案便會成為我們往後面對人生的價值觀。

 
四、討論議題:
  如果說攝影是紀錄,書寫是紀念,那閱讀又會是什麼呢?說說看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