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319 特優
作  者: 張瑀彤 
參賽標題: 快樂的15個習慣
書籍ISBN: 9789863982777
中文書名: 快樂的15個習慣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日野原重明
書籍編譯者: 高雪芳
出版單位: 天下雜誌
出版年月: 2017.09
版  次: 二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其蓬勃朝氣本於對他人的細心關懷、不輕易向疾病低頭、不因忙碌的工作而心生氣餒、從天天發生的事件中悟出樂趣。其人生如此智慧圓融的原點,就蘊藏在他的一顆心與生活習慣裡。作者在書中介紹他一直視為寶物的十五個習慣。乍看之下都是再簡單不過的事,卻全是讓心靈、身體變得純淨、健康的好習慣。相反地,壞習慣會動搖一個人的身、心、靈,繼而產出身體與心靈上的疾病。也就是說,一個人乃由習慣所造就,身心皆然。
 
二、內容摘錄:
  身為年輕人,更要長久保持學習的熱誠與姿態。要項人生經歷豐富的人學習,愈多則越妙。若以一顆純粹、單純得心靈傾聽,就會像一塊乾燥的海綿一般,將豐富的知識與經驗,吸入自己的體內。(p.56)

所以,即使那根本不是你的專長,只要是曾經感到有興趣的事,不要再有一刻遲疑,應該起而挑戰它才對。(p.75-76)
 
三、我的觀點:
  聽一首歌.吃一頓大餐.看一場電影......。有千百種的方法使人感到快樂,但如何把快樂養成好習慣呢?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正是我好奇的。作者是一位高齡九十多歲的爺爺,他將他這一生養成快樂的習慣分享給我們。這種現身說法的書更能夠激起我的好奇心,當下就趕快拜讀了!

  其中我對「抱持「一切都會變得更好」的正面想法」.「挑戰新事物」這兩大習慣最有感而發。很多事情看似輕鬆簡單,但必須持之以恆養成好習慣,才能改變自己成為更好的。而想法正面的好習慣,說來見單作來卻不容易!國小三年級上學期時,發生了算是我人生中的大悲劇。某天下課坐在殘障坡道斜坡的欄杆上,突然一位同學衝出來,我整個人中心不穩摔在石子坡道上,當我回過神後,先是腳上的傷口傳出劇痛,隔了很久我才發現,我的門牙當場斷裂甚至牙神經也跟著掉出,無奈被牙醫宣告,我的門牙只能靠植牙,無法修復。事後我因為門牙斷裂,我變得很不喜歡開口和別人講話,加上導師處理這件事的態度讓我父母感到不悅,因此決定在下學期轉學。

  我的個性是慢熟類型,再換到新環境前我很擔心會融入不了新同學們,加上我當時還沒補上門牙,對自己很沒信心,所以感到不安。好在同學們並沒有因為我的牙齒對我有冷譏熱嘲的行為,反而都很主動得來跟我聊天,也很照顧我,我很快的融入和大家打成一片。現在回頭來想,要是當時我抱持「一切都會變成更好」的想法,這種正面心態,增加自己的自信心。未來要是在遇上任何時刻,相信我都能坦然面對。

  我常常會對新事務產生好奇,想要去嘗試挑戰。在我的人生願望清單中有很多項目,在土耳其坐熱氣球.在紐西蘭高空跳傘...這些我沒做過的事情,想在未來的日子一件件的去完成。有兩年的暑假,外公帶著我們用雙腳徒步的方式,像環島一樣,一年環台東,一年環花蓮。在正式出發前,我們每個晚上走兩.三個小時的路當作訓練,在網路上做功課,規劃路線,每天必須走多少公里到當晚要住宿的地方...大大小小的事情。所以看到作者提出挑戰新事物可以讓人更快樂,我也深有同感呢!

  兩次的旅程都是一個禮拜的時間,每天走十五公里到二十公里之間,必須走到當晚的落腳處休息,否則只有睡在路邊這個選項。在炎炎夏天,大家背著自己沉重的行囊,心中的小火山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雖然有時臉上的表情臭到像屎,但是大家還是很堅持的走下去。當然也有開心的時候,路上遇到同樣是環島的車友,在路上相遇,互相加油打氣、熱情的店家借我們上廁所,甚至送涼水給我們支持、好心的路人邀請我們搭順風車,雖然我們拒絕想靠自己完成,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成為我們的小確性。述說完後,都覺得像是一場夢,沒想到自己能勇於挑戰,還能堅持完成,靠著自己一步一腳印完成的結果,真的很令人歡呼雀躍。

「快樂絕非困難之事,而是一種生活的節奏」。書中套訴我們快樂是要靠自以追尋的,抱持快樂正向的觀念,塑造和以往不同的自己,並且養成良好得習慣,讓自己活得快樂過活。
 
四、討論議題:
  你是如何追求快樂的?快樂可以當成習慣嗎?說說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