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黃莉婷 |
參賽標題: |
寂寞,於是你的人生有更多可能 |
書籍ISBN: |
9789866037689 |
中文書名: |
寂寞,於是你的人生有更多可能 |
原文書名: |
|
書籍作者: |
瑪麗拉●薩托里歐斯 |
書籍編譯者: |
杜子倩/呂美雲 |
出版單位: |
大是文化有限公 |
出版年月: |
2013年1月31日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每個人都會有寂寞的時候,人群裡、派對中,它從沒消失過。寂寞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需要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別跟著流行歌、偶像劇學習如何處理寂寞,也不必急著表現自己的好人緣、朋友多,更不必覺得一個人去做某些事會很不好意思、很難過。寂寞而快樂,成了一種迷人的人生形式。請一個人看這本書,你馬上能領略這種「寂寞快樂」。 |
二、內容摘錄: |
寂寞當然會有,怎麼看待而已。我接收、享受度過寂寞時刻,而非刻意繞路而已。(p.8)
感覺到寂寞的痛苦,只有勇敢面對現實和慘忍的情況,才能控制他並扭轉情時。(p.23)
在和另一半相處及和朋友相聚,感受彼此、分享人生之後,還有屬於自己的快樂在等著我時,和別人交流的興致就會越來越濃厚,因為我知道,很快的,我又可以徹底沉迷於堵處的自由與平靜。(p.44) |
三、我的觀點: |
大家對於寂寞的定義是什麼呢?常常有人會覺得一個人=寂寞=悲傷,把這些負面的形容詞緊緊的捆綁在一起,所以每當遇到寂寞的時刻所帶來的無助與束縛感,會一昧的只想要選擇逃避,而這本書的前言有提到:「將面對寂寞視為迷人的挑戰,才能發覺最真實的自己。」這打破了以往大家對寂寞的迷思,我雖不懼怕寂寞,但想進一步探討這種「寂寞快樂」,看完這本書後對於「寂寞」有了更多不同的見解。
本書說到寂寞不盡然是負面的,反而可以藉由寂寞的空檔,停下來觀察生活周遭的人事物,不必顧慮他人想法感受,可以無拘無束的享受屬於自己的人生,書中提到美國作家尼伯恩的名句:「獨處是靈魂的試金石,它讓你知道你是否與自己和平相處,或是你的生活意義僅存於日常瑣碎的事情中!」很多偉人也因為懂得把寂寞當成夥伴,才能成就他們的偉大,像是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寂寞是所有優秀靈魂的命運,因為在寂寞中,苦惱者感覺到他全部的苦惱;偉大的靈魂感覺到他全部的偉大;簡言之,每個人就是他自己。」
其實很多人恐懼寂寞,但我卻不畏懼他,反而越長大越享受寂寞時刻;和朋友聚會完喜歡獨自到別的地方逛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步調;婉拒朋友吃飯獨自去速食店用餐,喜歡觀察周遭人的行為、談吐;更喜歡獨自一人做很多很多事••••••。這樣的行為常常會遭受很多人的質疑,但我認為我們要學會與自己相處’隨時轉換心境,書中有提到:「獨處時,應該享受寂寞;走入人群時,應該分享溫度與感受。」我記得有人跟我說過:「想要走得快,就一個人;想要走得遠,就要靠大家的陪伴。」我認為每個人總有時候該獨自完成某些事,因為這樣才真正的的獲得屬於自己的經驗,而不是一昧靠旁人不斷的告訴你任何想法和意見,這樣一來自己就不會有任何的收穫和成長,如果不想因為團體有所牽絆,就要靠自己完成;在寂寞中,才能了解到裡面有無數的東西值得我們去學習,更能發現生活中的各種美好,使自己變得更強壯,但也不要忘記必要時團體在無助時給你鼓勵、疑惑時給你意見,是走得遠的關鍵,就像作者說的:「我們的生活藝術應該不僅將獨處視為生活為一的可能,而是細心調適、審慎的抉擇,然後愉快的經營。」
書中的末篇寫到「多留時間給自己」,我喜歡和大家相處在愉快的氛圍裡,我也喜歡獨自一人處在舒服、自在的氛圍裡,透過獨處,也能替自己不斷找回人生定位和方向,作者說:「妥善安排生活中的社交、喜好、友誼及愛,最重要的是,留點時間給自己。」如果能夠領悟到這種「寂寞快樂」,寂寞將會是我們最佳的朋友,帶給我們不一樣的啟發,使我們蛻變。 |
四、討論議題: |
你對於寂寞的定義是什麼?在現今快步調的社會裡你是否覺得偶爾也渴望或害怕寂寞?說明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