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313 優等
作  者: 曾馨儀 
參賽標題: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講義,人生順利的簡單法則
書籍ISBN: 978-986-134-3
中文書名: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講義,人生順利的簡單法則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凱莉•麥高尼格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7年12月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這本書是作者為了讓想改變自我的讀者而出的一本心理學書籍,書本裡的內容大部份都以史丹佛大學的講義為主,再加上作者自己的人生經驗交織而成,介紹如何達成改變目的的步驟,讓讀者可以更具體的了解作者想表達的想法,而且在改變的過程中能體會到生活的充實和滿足。
 
二、內容摘錄:
失敗無法避免,重要的是該如何面對。(p.27)

當自己開始忌妒時,會使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標變得更明確,成為更有動力去追求自己目標的誘因。(p.158)

所謂不安,是為了讓我們盡全力打拼才出現的。(p.174)

只要將「不安」視為「力量」,即能增加自己的活力與自信,就算處於壓力下也能做出成果來。(p.179)
 
三、我的觀點:
在一個覺得自己已經面臨一道人生難題時,完全沒有頭緒,或是覺得到底為什麼只有自己這麼不順利,又或者是很在意別人的想法的人,只要看了這本書就會發現到原來這些煩惱不是不能解決,而是自己不知道該怎麼去解決,但看完這本書後就會知道要怎麼樣一個一個去解決一件煩惱的事。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講義,人生順利的簡單法則》這本書﹐總共有六章,二十五堂課,裡面我最印象深刻的有兩章,一章是「成功不是天注定」裡面的「成長心態與小鴨症候群」,另一章則是「壓力的光明」裡的「如何將壓力化為助力」。每個人一定都會抱持著成長心態和定型心態,成長心態指的是即使自己目標沒達成,都會覺得是因為別人能力不足而導致而成的而不是自己,另一個定型心態是大多數人抱持的一種型態,只要自己考試成績不佳或是能力不足時,都會覺得可能原因都出自於自己太沒天賦的關係,因此研究指出定型心態的人都可以忍受痛苦、吃苦耐勞,反而覺得這工作克能不適合自己,直接離職去找下一個屬於自己的工作。

在這本書裡有提到「小鴨症候群」這症狀,會取這症候群是因為跟小鴨在水中游泳時很像,看似優雅的小鴨在水面中游泳,其實水下牠們正賣力的用腳拼命的踏,努力的不讓自己溺水,這現象通常會在雄中、雄女或是一些比較有壓力的學校裡比較常見,為了追上別人的步伐,在家努力的自主學習,好跟上腳步,為了擺脫這「小鴨症候群」就要不隱瞞失誤,出現失誤則勇與承認錯誤。

許多人認為「壓力是敵人」,但他們錯了,壓力也是可以變成使人聰明堅強的,並會帶領我們到成功之路,裡面有段話我覺得不錯「比起試圖減輕、逃避壓力,改變對壓力的看法、接受壓力本身的存在才是處理壓力的最佳方法。」如果我們把壓力當成助力的話,或許就會提高效率,讓壓力變成我們的原動力。

這本書是我看過的書裡面最深有同感的一本書籍了,裡面講述了許多生活例句可以給我們讀者參考,也有許多簡單易懂的法則,讓我們可以從中得知那些做人或做是或是改變自己的一些道理,讓我學習到許多則學道理,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章就是上述所講的「小鴨症候群」,讓我發現到原來那些高知識份子原來還有這樣的一面,用自己努力不懈的精神換來美好人生的人,我真的很佩服他們、敬佩他們,因為這對現在的我能力而言,還無法讓自己感到滿足,因此我決定以後長大一定要好好地加強我的能力,讓大家都認同我是位有實力的人,絕不會讓大家覺得我只是個普通一般的大人,所以我想先從現在開始慢慢的累積我的能力好為未來做準備。
 
四、討論議題:
如果已經做好了理所當然,還是無法找到美好人生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