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鄭慧雯 |
參賽標題: |
陪我走過1793 讀書心得 |
書籍ISBN: |
9789862112342 |
中文書名: |
陪我走過1793 |
原文書名: |
Fever 1793 |
書籍作者: |
Laurie Halse Anderson |
書籍編譯者: |
林靜華 |
出版單位: |
小魯文化 |
出版年月: |
2011/06/05 |
版 次: |
二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事件為發生在西元1793年費城的歷史的背景的小說,那年費城發生美國史上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的黃熱病。那個時代美國的醫藥仍不發達,聽診器與體溫計都尚未發明,醫療技術停留在放血與草藥的民俗療法上,黃熱病有如歐州的黑死病,不但來勢洶洶,而且如野火燎原迅速蔓延,短短三個月內便奪去了五千條人命。
|
二、內容摘錄: |
她享受過什麼?她的每一天都在掙扎中渡過嗎?或許死亡對她來說反而是種解脫,反而是永遠擺脫疲累的休息。(p84)
無法預見,也不能準確說出,這個飽受蹂躪與恐怖摧殘的悲慘城市,何時能有復原的一天。(p137)
|
三、我的觀點: |
事件為歷史的背景的小說,時間是在公元一七九三年八月,地點是當時的美國首都費城。那年費城發生美國史上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以埃及斑蚊當作媒介的黃熱病。那個時代美國的醫藥仍不發達,聽診器與體溫計都尚未發明,醫療技術停留在放血與草藥的民俗療法上,黃熱病有如歐州的黑死病,不但來勢洶洶,而且如野火燎原迅速蔓延,短短三個月內便奪去了五千條人命,占當時費城人口的十分之一。
生活在死亡邊界的人還會善良嗎?讀完這本故事書後,我才了解黃熱病的恐怖,也了解到了人類對未知疾病無知與恐懼。從開始的充滿著人情味、和平與寧靜的城市,逐漸轉變成一點人性也沒有、到處瀰漫著病毒與懼怕死亡氣息的荒涼地,人生來只為了自己而活,而這致命的瘟疫流行在原本充滿愛的城鎮裡,大家原本的善良被死亡威脅的支離破碎,應該說是戴在臉上的面具被迫拿了下來。
故事裡因為感染病而死的人數量非常驚人,有些人也許只是一般的感冒,也許咳了幾聲,大家卻認為他們感染了黃熱病,把他們趕出家門,染上真正的黃熱病而或死在街上,搞得全鎮越來越慌亂,越來越糟糕,一天就沒了很多生命。
主角一開始只是一個既平凡又懶散的普通女孩,而這個年代就是這麼殘酷,面對死神來襲女孩被迫變成有責任感,有擔當的大人,好以為了家人、保護家人。
平常陪伴在主角身邊、總是囉囉嗦嗦的母親最先離開了主角,無法陪伴他,後來為了存活的求助大家,大家卻只是冷漠,主角對他們的冷漠感到厭惡,也看清了人類的本性,但主角沒有因為家人的生病和死亡而有悲觀的想法出現,主角反而越挫越勇,保持著事情會好轉的樂觀想法度過。即便後來好友與祖父也離開了自己身邊,自己也感染了黃熱病,他卻沒有因此而崩潰或放棄希望,反而靠自己的意志力與不放棄希望的想法度過了霜降的夜晚。
克服了病痛的主角神清氣爽。並且回到了原本的城鎮從新開張了咖啡屋。
我佩服他這一路走來並沒有出現悲觀或是放棄人生的想法。失去了左鄰右舍,失去了兒時玩伴,還差點失去了疼愛自己的母親,這些壞事接二連三的發生不但沒讓主角失去希望,反而還讓心靈成長了許多。並且撐過了這段辛苦又悲傷的旅程,實在是令人敬佩、值得學習與省思。
疾病一直以來都是各物種最強悍的殺手,他們跟著歲月,與人類醫學與科技的進步,突變、越發越強,然後大批的消滅人類。
我們是生活在稱為「都市」的溫室中生活的花朵。平時,或許一生中很少會遭遇過這樣的事情,應該說根本沒有機會碰到這樣的事,一旦碰到這樣的事當然會因為沒有後盾的保護而被擊倒。因此我認為我們應該學習如何應付在碰到這樣的事情後該如何去面對與解決,學習如何面對親友的生離死別。
每次流感來襲,我都會擔心自己是不是下一個主角,如果真的是了我真的能像主角一樣堅強嗎?
也許可以也許不行,但至少保存著那顆善良、替別人著想的心。
也許大家都不能是那個主角,但如果身邊也有感染者,我可以陪伴在病患身邊,陪他度過那個病期,陪伴他度過低潮。
|
四、討論議題: |
如果我們身邊的人逐漸離開了自己,自己也生了重病,那我們接下來要怎麼度過這段低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