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305 甲等
作  者: 邱柏華 
參賽標題: 私立樹德家商
書籍ISBN: 9789864060764
中文書名: 做工的人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林立青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寶瓶文化
出版年月: 2017年2月10號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作者是一個市場養大的孩子,如同台灣人的生產履歷般,照著考出來的分數選擇學校,照著這樣的模式一路讀完了私立科大。為了找回真實,用文字將生活周遭的謊言、謠言抹去,所以才寫下這本書,藉由許多則短而精緻的篇章,讓社會大眾得以了解他身邊的人、事、物,以及他在工地經歷的一切。
 
 
二、內容摘錄:
「生命是有層次的,一層一層剝開後,每一片回憶都會讓人流淚。」(P.164)

我們既然知道以一個人的經濟條件去斷定其社會階級以及地位是錯的,並且深惡譴責,那又為什麼不改變對他們的看法呢?(p.169)

這個社會要求他人有尊嚴活著的幾乎都是不需要為下一餐煩憂並且收入穩定的人(p.211)
 
 
三、我的觀點:
在這社會上,可能有一些人對工人的印象就是一身被炙熱太陽所曬黑的皮膚,穿在身上的衣服總是會有著泥水與油漆的痕跡,喝著能量飲料、抽著菸、嚼著檳榔,我認為這是社會上一些人對台灣工人的印象。在小時候總是聽大人們說:「要好好的讀書,不然長大以後會向那些工人們一樣沒出息。」那時懵懂的我,還不知道大人們說話的背後存在著什麼樣的社會意識與階級歧視,當我開始願意去慢慢貼近那些工人的所有時,才發現不論他們如何與我熟悉的一切不同,也只不過是為了好好的過生活、為了讓自己飽餐一頓,每當我看到那些工人的背影,我總是想著那些工人的辛勞。

讀完這本書後讓我最有感觸的部分,是有關於社會歧視的一則故事,工人們因為工作的緣故,每天身上總是會帶著泥沙味或汗味,也都會隨身帶著工具腰包,成為一個容易辨別的憑據。書中還講到,警察並不了解工人們,工人們也無法理解警察或者是根本就不想去理解,導致雙方衝突接連不斷,都認為對方是惡人。然而不僅是執法者,在這整個社會裡施加在這群人身上的,除了金錢的壓力,更多的是來自四面八方的人群們,用著像箭矢一般的異樣眼光來看待著他們。有很多周刊上都說各式專業工程師的薪水都可以超過大學教授,這點讓許多人都認為當工人只是辛苦一些便能賺大錢,但是,也因為這點卻讓很多人都忽略了那些在炎熱的太陽下、寒風刺骨的天氣工作時身體的不適,以及為了保持良好的狀態工作,還必須服用酒精、止痛劑,甚至毒品的情況,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作工人需要承受那麼多的事情。

這本書還提到了有關於女性在社會中的描寫。生活中的女性在我的印象中,似乎都是老師、廚師、護士或銷售員,我真的從未注意到工地裡的女性是怎麼樣的。也許真正實施男女平權的地方,並不是什麼高科技以及擁有先進觀念的大公司,也不是什麼法律保障的婦女人數,而是在這個以勞力在換錢的地方,因為工人們是無比的尊敬在工地裡工作的女性。儘管女性體力不如男人,但女性卻能發揮天生的溫柔和智慧,來管束自己的丈夫,在工地指揮調度還可以打理家裡和孩子。

很感謝這本書讓我在看待任何事情的角度有所改變,走出了我的舒適圈看見這世界有著不一樣的一面,讓我知道這世界還有許多需要被改變的地方。希望在未來,當我面對這些人時,能多一份憐憫同理的心,並且站在同等的立場來對待他們,因為他們也一樣和社會高階人士平等有人權與自尊,並沒有低人一等,他們是值得被尊重的。透過這本書,讓我知道看待他人的眼光不能只以社會地位以及薪水來評斷,還有面對整個社會不公的時候所抱持的態度。
 
 
四、討論議題:
如果我們判斷人的標準是用刻苦,是用勤奮,是用力爭上游的努力以及對於生活的認真,去決定一個人的品格,那我們不可能看不出來他們值得擁有尊敬。既然這樣,那為什麼不改變對他們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