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孫逸璇 |
參賽標題: |
一個人的修養,看失意時的善良 |
書籍ISBN: |
9789863616672 |
中文書名: |
一個人的修養,看失意時的善良 |
原文書名: |
一個人的修養,看失意時的善良 |
書籍作者: |
陶瓷兔子 |
書籍編譯者: |
|
出版單位: |
高寶書版 |
出版年月: |
2019年9月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一個人的修養,看失意時的善良》這本書是由六大主題所組成,每個主題分別告訴了我們上進、毅力、修養、自信、務實,還有善良的重要。人生有許多的困境,在每個故事中,作者用他人的人生困境告訴我們各種不同的人生道理。 |
二、內容摘錄: |
所謂天命,所謂運氣,不過是一個人夜以繼日的積累所帶來的質變。這世上並沒有什麼從天而降的貴人和機遇,不過是努力的足夠久,等到足夠優秀之後,才有了伸手摘星的資格與權力。(P.19)
最終成就你的,並不是別人的期許和逼迫,而是你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P.77) |
三、我的觀點: |
我這次選讀了《一個人的修養,看失意時的善良》這本書,這本書是由六大主題所組成,每個主題分別告訴了我們上進、毅力、修養、自信、務實,還有善良的重要;我認為這些都是邁向成功的道路不可或缺,但也是我常常缺乏的東西。當初在書店,第一眼就被這本書的書皮封面所吸引,就如同書名的「善良」兩字,橘藍交融的柔和色彩,讓我確實感受到了作者想傳達的溫柔情感。
這本書當中的許多則故事都讓我感同身受,有一則故事的題目是「年輕時擁有高品質的社交圈,到底有多重要?」,這個故事在告訴大家,如果你的身邊有懂得上進的人,你也會被影響,一起變得上進。這個想法,我十分認同。雖然可能會有很多人不認同,但畢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優秀的人總是會聚在一起,互相學習,然後一起變得更優秀。我是個會選擇性交友的人,我也希望能跟自己的朋友一同進步;而當自己變得足夠優秀的時候,就有了爭取各種機會的資格,所以我認為為自己創造一個好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還有另一則故事主要大意是:一個人,有時候不是能力不夠,也不是沒有機會,而是不敢去爭取,它告訴我們要勇敢去爭取。這則故事也讓我看完後有很多的感觸,因為以我個人經驗來說,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如果我都不開口爭取就只能眼睜睜看著機會落入別人手中,所以我知道「敢要」是我成功的必備條件。不管我爭取機會之後是否成功,是否獲得我想要的結果,但至少我不會在將來說出「如果」或是「早知道」。這世上沒有後悔藥,已經發生的事便無法更改,所以我認為不論結局,但求問心無愧。
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有的故事讓我感同身受,也有的故事讓我學了不少。只要是人,便會有惰性,總想著要努力、要上進……,可是將停留在想像階段的人不勝數;正是因為這份惰性,所以讓許多本來可以做到的事情,永遠停留在了空想的階段。在某則故事中,作者說:「努力最難的不是開始,而是開始之後的辛苦、寂寞,與迷茫。」要到達頂點的道路往往是孤獨的,只有自己獨自奮戰,只能獨自一人熬過那些艱辛。作者這段話讓我回想起我國高中學習的歷程:因為國中時沒有付出相應的努力,所以沒能考上自己心目中的第一志願。剛進入現在就讀的學校時,心中也是萬般的不情願,可是兩年過去了,我參加每場能參加的比賽,考取高難度的證照,甚至為自己爭取到進入國立科大的機會。我剛進入現在這所學校的時候,我沒想過自己也會有這樣的一天。仔細回想,能夠成就現在的我,我真的也付出了不少努力,那些努力的日日夜夜也曾讓我掙扎、迷惘過,可是我現在覺得那些都是值得的,我很慶幸自己有堅持下來,沒有被惰性打敗。這則故事裡的一句話真的很打動我,書中是這麼寫的:「最終成就你的,並不是別人的期許和逼迫,而是你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這本書中有數不清的名言佳句,我認為每一句都足以作為座右銘,可是我獨獨鍾愛這一句:「因為我希望我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或許不完美,不是世人心目中的典範,但至少是我理想中的自己。」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學習到了很多,也檢討、反省了自己很多。尤其在翻閱某些片段的時候,會忽然發覺自己的情況和書中所敘述的竟然一模一樣,之後便會察覺到自己原來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事情。我想,徹底讀完這本書而能從中獲益良多的我,一定離理想中的自己更進一步了吧。
|
四、討論議題: |
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我們都會遇到不同的困境,我們要怎麼為自己找出突破困境的方法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