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301 甲等
作  者: 陳映婷 
參賽標題: 你是好孩子
書籍ISBN: 9789865706197
中文書名: 你是好孩子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中脇初枝
書籍編譯者: 王蘊潔
出版單位: 春天出版國際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二零一四年七月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中脇初枝是位日本小說家,兒童文學作家。

這本書分為五個短篇小故事。

總括來說這本書在探討著家庭暴力這件事,分別從不同角度在述說著每篇故事,每篇都是在告訴我們愛這件事情偉大到能改變一個人,不管是家人的擁抱、朋友的言語、陌生人的稱讚,都能讓我們感受到愛的溫暖。
 
 
二、內容摘錄:
「在當今的時代,我更覺得現代人需要多擁抱。」(P. 54)

每一個人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P.59)

「當我們無法愛自己時,根本不可能覺得小孩子可愛。」(P.124)

即使從此分離,即使再也無法見面,即使曾經在一起的地方已不復存在,曾經有過的幸福記憶,將會成為一輩子的精神支柱。無論遇到多麼不幸的事,這份記憶可以成為救贖。(P. 178)

「幸福就是吃晚飯洗澡上床睡覺對媽媽說晚安的感覺。」(P.220)

即使是下雨的日子,也會有另一種幸福降臨。(P. 221)
 
三、我的觀點:
第一章是五個章節裡面主題最明顯的——虐待小孩,但故事在主角要拯救神田同學的時候就被切斷了,引發我好想知道最後發生了什麼事。每個人都需要在適當的時候,能擁有溫暖又安全的擁抱,這有溫度的感覺,會常駐在心中,即使往後因時空的改變不再被擁抱,但他們也會知道對方是愛著自己的。

第二章以及第四章給我的領悟是,溫暖是可以從一個人傳到下一個人,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不斷地善循環,美好溫厚的氛圍就慢慢氳孕,我想「香格里拉」、「桃花源」是不是就這樣形成的?往往只要一句真誠良善的話語就能改變人的一生,我以此警惕自己:凡事善解、話多不話少、話少不話好。

第三章圍繞著對朋友的思念,訴說著跟朋友的快樂時光,以及主角建立了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有生活互相扶持和心靈契合的妻兒,多麼欣羨有如此的家庭,我以此為榜樣。

第五章故事的主角在母親的嚴厲的要求下考上第一志願,她埋怨母親但又滿心感激母親,又愛又恨的心緒不斷糾結,這樣的親子關係令人捏把冷汗。

愛與被愛實在不能一廂情願,親情不也是如此嗎?天下父母心都希望兒女成龍成鳳,若不能務實地了解子女的資質和志趣,以為嚴加督促甚或懲罰的手段是達到成功的不二法門,殊不知適得其反,青少年自殺、憂鬱的案例愈來愈多,由此可推知家庭教育的失調是愈來愈嚴重了。

「虎毒不食子」的諺言,在人類似乎被顛覆了,虐嬰、虐童的案例時常出現在國內的社會新聞,國外也不遑多讓,可推知這種異常的行為是不分族群和地域的,難道人類不如禽獸?施暴者往往是受害幼兒最親密、最信任的人,大多數是父母親,其次是託嬰中心或幼稚園的教保人員,牙牙學語的幼孩無力反抗,也無法清楚表達事件的經過,但暴力的刻痕,就深深烙在記憶裡,歲月雖過但傷痕無法抹除。這些傷痕伴隨成長,扭曲原本是天真向善的人格。探究社會邊緣人、作姦犯科的人,常常發現他們共同有不堪的童年經歷,對他們的犯行為害社會,令人痛恨,但對他們的受虐童年經歷,又令人惋惜和不捨。沒有快樂的童年就沒有健全的成年,善惡因果不斷的循環著。如何解決「虐童」的問題呢?我覺得嚴刑峻罰是治標,「教育」才是治本的不二法門。從認知著手,「如何成為稱職的父母」是全民必修的功課。

幸福是比較出來的,這本書讓我知道自己的幸福,何其有幸我有開明疼惜我的父母,我的家境不優,爸媽都是勞工,但他們總是尊重我的選擇,支持我去嘗試外人看來不切實際的夢-----「舞蹈」。在閱讀中我吸取他人的寶貴經驗,省察生活的意義,閱讀讓我知福、惜福。
 
 
四、討論議題:
虐待兒童以及家庭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