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黃悅淳 |
參賽標題: |
誰家孩子在哭泣 |
書籍ISBN: |
9867959884 |
中文書名: |
誰家孩子在哭泣 |
原文書名: |
誰家孩子在哭泣 |
書籍作者: |
白松霖 |
書籍編譯者: |
|
出版單位: |
文房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出版年月: |
2006年3月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沒有媽媽的保護,小柔成了爸爸拳頭下的受害者。弱小、無助的她根本沒有反抗能力,只能用哭泣發出求救訊息,但是,誰能對她伸出援手呢?「家」應該是最溫暖的避風港,然而,對受到父親嚴重暴力的小柔,這只是個奢侈的期待。當別人家中傳出孩子的求助哭聲,當越來越多的孩子深陷「高危險家庭」的風暴中,我們是不是應該挺身而出,拉他們一把,避免類似悲劇再度發生呢?
|
二、內容摘錄: |
「家庭」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組織,也是大多數人渴望的避風港。但是,對於身體孱弱,宛如一隻翅膀破碎的燕尾蝶,只能安靜地躺在冰冷的病床上,意識模糊、傷痕累累的溫柔而言,這是個多麼奢侈的夢!p.57、58
對兒童毫不關心、刻意忽視、冷落、排斥或時常斥責、怒罵、挑剔、批評、恐嚇、輕視、過分要求等,都會造成兒童在感情、心理、智力方面的發展受到阻礙,這算是一種對兒童的精神虐待。p.130
「孩子都是我們的心肝寶貝,每個小朋友都會有不乖的時候。我們為人父母的也應該為了孩子多付出耐心和關愛,因為家庭是孩子溫暖的避風港,我們是孩子的守護天使!」p.195
|
三、我的觀點: |
這本書的開頭從一位電台主持人—白天的廣播中開始,在某一次的call in電話中,接到一位自稱「天線寶寶」的call in來電,從電話的那一頭,聽到小女孩無助又弱小的聲音,在她顫抖的音調和哭泣的淚訴,小女孩正處於驚恐、害怕的情緒中,聽到小女孩的父親從電話那一頭的咆哮聲,因而推斷小女孩正處於家暴的狀態中,而且可能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暴力對待。這一通意外的求救電話,引起電視台主持人白天的注意,白天透過自己的人脈關係,尋找這名正在受虐的小女孩—溫柔。
不幸的是,當白天找到溫柔時,她已經陷入了重度昏迷,躺在加護病房裡,原來,她再度遭受到酒醉的父親毆打和施暴,看著溫柔瘦小的身軀上有著大大小小的傷口和紅腫的臉龐,這個模樣使白天毅然決然的發誓著要幫助這個小女孩,走出家暴的陰影。瘦弱的溫柔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和死神搏鬥了幾天,終於甦醒了,但因為身體受創的太重,導致身上有了殘缺。施暴的爸爸需入獄服刑,再嫁的媽媽不具有監護權,溫柔因而住進了「寄養家庭」,雖然寄養家庭她相當呵護,不論「物質」或「精神」上都給予溫柔滿滿的愛和關懷,但年幼的溫柔心底最愛的還是爸爸媽媽,仍渴望著一家人能夠重新團聚,即使曾飽受著爸爸的暴力與媽媽的冷落對待……。
看完這本書,不禁想起曾經看過很多相關的新聞報導,現實報導中的那些受虐兒童可能都沒有溫柔有著堪稱圓滿幸福的結局,但這個故事卻告訴著我們,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寶貝,不能因為小孩子做錯了一件事情,而遭到了暴力的對待,同時也提醒著我們應該正視受虐兒童的報導,適時的為受虐兒童們伸出援手,才有可能避免類似的悲慘事件,再次發生在你我的生活裡…。
在這本故事中,「廣播」是個神奇的媒介,能夠把相隔遙遠的人們,在同一個時間中,透過電波的傳送,到不同人的耳中,也傳送到溫柔和爸爸媽媽的收音機裡;在小小的牢房中,使原本鬱鬱寡歡、脾氣暴躁的爸爸,透過廣播中的歌聲和話語,反省著以往的種種;在孤單又寂寞的夜裡,使原本愛慕虛榮、貪圖富貴的媽媽透過廣播裡的聲音和話語,想起那個從前平凡又簡單的幸福;廣播的種子,使溫柔的爸爸和媽媽心底產生了微妙的變化,也讓溫柔和爸爸媽媽能夠擁有再次重新團聚的機會。
就算他們住在寄養家庭中,得到很好的照顧與滿滿的愛,但是受虐兒的心中卻仍渴望著自己原生家庭間的溫暖,就算自己曾經被最親的家人所傷害,但是受虐兒的心底卻仍期望著親情能夠相聚的一天、渴望著能夠得到原生家庭的愛和照顧。
這本書同時也提醒我們讀者,當發現自家附近疑似有虐待兒童的事件發生時,第一時間就是報警保護受虐兒童不再受到暴力虐待,以免造成兒童的心理創傷和不可挽回的地步,鼓勵自己不要膽小害怕而導致終生的遺憾發生,所以我們要竭盡所能去幫助那些受虐兒,讓他們能夠逃離暴力的虐待,幫助他們走出陰影。
|
四、討論議題: |
發現自家附近有受虐兒時,應該怎麼辦?我們要怎麼盡自身的能力來幫助受虐兒?請說明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