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陳絮庭 |
參賽標題: |
「不需要」就是九成煩惱的解藥 |
書籍ISBN: |
9789896361381 |
中文書名: |
「不需要」就是九成煩惱的解藥 |
原文書名: |
|
書籍作者: |
何權峰 |
書籍編譯者: |
|
出版單位: |
高寶書版 |
出版年月: |
2017/01/24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為什麼你一定要得到某個東西?一定要改變某人?一定要如此成功完美?一定要事事如意?當你「不需要」,會失去什麼?你會失去的唯一東西就是痛苦/而已。想想看,你為某事生氣,為什麼生氣?當你想改變某人某事,結果還是老樣子,你就失望受挫;你想得到某些東西,或是怕失去它們,你就會擔憂恐懼、患得患失,對嗎?簡言之,只要不欲求,不期待,那麼你的煩惱就會消失。 |
二、內容摘錄: |
做真實的自己,有些人會喜歡你,有人或許不會。然而,你為什麼要花時間去在意那些對你沒興趣的人呢?如果別人婉拒了,難道就表示你沒有價值嗎?還是說,是他們錯失了醫生的良機? 永遠不要妄想為了討好那些不喜歡你的人而改變。因為不喜歡你的人,你變得怎樣他都不喜歡。不管你怎麼改變,也不會讓人人都滿意。(p.022)
不要老惦記別人怎麼說你,編造關於你的是非,甚至攻擊你;狗追著車子狂吠,車子依然前進。不要在意別人怎麼看你,把事情做好了,大家自然會另眼相看;不要將別人輕輕講的一句話,重重放在心上。因為你的狀況好壞也許沒有人會去在意。在意別人,不如在意自己。(p.43)
|
三、我的觀點: |
一進到圖書館,就被這本書吸引了目光,《「不需要」就是九成煩惱的解藥》,在生活中總是會遇到許許多多的煩惱,有些煩惱是自己的,有些是別人的,你可能會覺得奇怪,別人的煩惱關我什麼事?沒錯,到底關我什麼事,雖然別人可能只是想要說出來發洩一下,或真的想要尋求幫助,但有時會寫要幫忙解決,又或是他們是我在乎的人,所以他們的煩惱也連帶影響了我。
在書中,有一篇文章是「多聽少說,常點頭」,裡面提到作者怕兒子跟他一樣愛講話,所以特地寫了這句話給兒子,也給自己謹記。小故事中的情境也很常見,父母跟孩子或夫妻之間常常在各說各話,沒有仔細聆聽,或聽的時候表現得很不耐煩,這樣的表現,誰還會想繼續說?真正的溝通是用心傾聽,暫時放下自己的感受與意見。等對方說完,再說出自己的看法。我也還在努力學習如何傾聽別人說話,努力用心聽別人說的話而不要不耐煩,也試著以對方的感受來感覺。
這本書裡面有很多小故事,作者也用他的親身經歷或生活周遭的人來當例子。其中有一篇是「多一點讚美,少一點批評」,讚美是每一個人隨時隨地都可以做的,只要你會講話。如果讚美可以讓一個人變好,那為甚麼不去做?或許一句小小的讚美,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而一直批評別人,對事情也不會有任何幫助,只是逞一時口舌之快,還會傷害到別人、或許也傷害到彼此感情。有時,我們也可以學著讚美自己,遇到不順心的事,就為自己加油,說聲:「加油!我可以的。」來度過低潮。
「接受別人與自己的不同」這篇文章也是讓我印象深刻的,我們常常因為不習慣別人的做事方式,而去批評,或許我們換角度去想、去做,結果也是一樣的。也不能強迫別人要依自己的標準去做任何事情,畢竟那不是別人的標準。如果因為看不慣別人的生活方式,而生氣發火的,別人也有可能也不習慣你的生活方式,但別人尊重你的生活方式,就顯得更有肚量。
如果今天是你的最後一天,你會想怎麼過?書裡有一篇是「回到一開始,當最後一次」,如果我們把每次的挫折當作最後一次,把每次的機會當作最後一次,是不是就會認真的做好,這樣事後回想起來就不會後悔當初沒有做好。書中裡面寫到:「我是用『自己隨時可能會走』的心態過每一天,去對每一個人、去看每一件事,很多事也沒什麼好計較了。」我們常常花時間再計較上,計較別人怎麼對我、態度不好、口氣不好等之類的……,但也有可能別人因為那天心情不好,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才會這樣。換個角度想,或許我們要多體恤人,不要時常計較。
看完這本書,讓我學習了很多,有很多事情該換個角度去想,就會變得很簡單。而做人也不要太計較和多管閒事,把自己的人生過好才是最重要的。很多時候,我們的煩惱真如同本書作者所說,「不需要」就是九成煩惱的解藥!
|
四、討論議題: |
如果做點小改變,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好,跟家人朋友關係更好,你願意嗎?你會做哪些改變?舉例說明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