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張子興 |
參賽標題: |
勵志性質書籍 |
書籍ISBN: |
9789866152009 |
中文書名: |
有一種境界叫捨得 |
原文書名: |
有一種境界叫捨得 |
書籍作者: |
黃冠誠 |
書籍編譯者: |
黃冠誠 |
出版單位: |
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出版年月: |
2010年10月 |
版 次: |
初版一刷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在「捨」與「得」之間,自古就滲透著人世間古老智慧:當你緊握雙手,裡面什麼也沒有;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在為人處世中要做到捨得並不難,關鍵是如何做到「該捨時捨,不該捨時不捨」,把握好了處事的這個度,你也就學會了為人處世的學問,掌握了打開人生成功之門的鑰匙。
|
二、內容摘錄: |
一個人生活中的不快和痛苦,就像這鹽的鹹味。我們所能感覺和體驗的程度取決於我們將它放在多大的容器裡,所以,當你處於痛苦時,請開闊你的胸懷。p.17
誘惑會使人失去自我,一不小心就掉入生活的深淵中。誘惑如惡魔,撕扯著人原本純真的心靈;誘惑又如毒藥,湮滅著人的靈魂;誘惑更如巨石,吞噬著人的生命。p.135
沒有人能讓你永遠快樂,只有你自己可以做到!如果你能夠學會在紛繁複雜的事物中尋找快樂,在痛苦煩惱的煎熬中選擇快樂,在悲歡離合中提煉快樂,你就會知道,快樂是無處不在的。
|
三、我的觀點: |
看完這本書後我的心得猶如書中的一段話「給予和索取,永遠達不到平衡的兩個端點,人是貪婪自私的」,有的時候我們會吝嗇地給予別人,卻又希望對方大方地讓我們索取我們想要的以及需要的,人隨著時間的成長,隨著社會的發展,慢慢地有了一個最大的弱點,就是會不由自主地從需求走向慾望。我們總希望和渴望擁有最好的,卻不曾想我們可以給別人什麼,或者能幫到對方什麼,我們總是一直在毫無底線的伸手索取著。
在生活中,身邊總是會有一些人,做什麼事情都要反覆考慮、再三思量,把各方各面都想得十分周全、考慮的十分仔細,事情做完後又放心不下,深怕把事情搞砸,還害怕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在生活周遭,總是會有這麼一些患得患失的人,即使得到了也會害怕之後又失去,在得到之前總希望再努力一點,再得到之後總擔心那不屬於自己,但與其這樣患得患失,為何不努力把努力得來的握緊,讓它真正的屬於自己。
有的時候生命中有某些東西,就像是握在手裡的沙子,抓得越緊他會掉落的越快。在我們的人生中,我們真正自己所需要的,或許都要在很多年以後才會明白,放棄也等於開始,甚至可能有人一生走到了盡頭也不會明白這個道理,當你非常努力的去爭取一個位子的時候,你越努力卻發現它突然在一夕之間化為烏有,但又何嘗不轉念一下,或許它原本就不屬於自己呢?
有時候人真的就是要經歷過才知道,當自己貪婪與自私的時候,總會有一件事、一個人去點醒自己,當自己在患得患失的時候,總會有一隻手拉自己一把,告訴自己,其實這是你應得的,不必太在乎別人的看法,就算真的失去了那又如何,至少自己曾經努力過、擁有過,那也就不需要後悔了,當你真的什麼都沒有了的時候,換個念頭、換個想法,與其抱怨,不如努力,放棄過去成為更好的那個你。
其實一生中要經歷的事情有很多,我們不能一直執著於過去忘記未來要走的路其實還有很長,有的時候該放棄就得放棄,不是說先放棄或先捨去人就先輸了,而是有時候當你真的放下了的時候你才會發現,其實過去的執著與機會不緊握不放那都沒什麼,那只是自己不願相信自己已經失去的結果,當放下後再回頭看,可能就會發現自己什麼不掉的只是人生中的一小部分,人生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難,而是在於自己有沒有辦法掌握住屬於自己的人生,人生不會十全十美,但是人生要活得精彩還要靠自己,當自己放不下現在,就不會有未來,的確,有一種境界叫捨得,但當自己捨不得的時候,不妨回頭看看,以前的路自己是怎麼挺過來的,當自己放不下的時候,不妨朝未來看看,未來的路還有很長,不必糾結於現在,而放棄未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