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19 甲等
作  者: 黃苡璇 
參賽標題: 幸福好日子:向全世界最快樂的丹麥人學習滿意生活的10項祕訣
書籍ISBN: 9789862136171
中文書名: 幸福好日子:向全世界最快樂的丹麥人學習滿意生活的10項祕訣
原文書名: Heureux comme un Danøis
書籍作者: Malene Rydahl
書籍編譯者: 顧淑馨
出版單位: 大塊文化
出版年月: 201s07/08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聯合國於2017年3月公布World Happiness Report世界幸福指數報告,挪威被評為人民給到最幸福的國家,丹麥排名第二而我國排名第三十三,幸福指數指標計包含財富GDP、社會福利、健康平均餘命、生活選擇自由、慷慨捐款程度及國家清廉印象等,作者為丹麥人,她在書中分享丹麥人快樂及幸福的秘訣,包括信任、教育、自由與獨立、機會均等、務實、尊重與團結、工作與生活平衡、金錢觀、謙遜及性別平等等。
 
 
二、內容摘錄:
  重點不再於出人頭地,而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席之地。(p.10)

  謙遜、務實,是丹麥文化的基本價值。(p.12)

  幸福是「感覺愉快、享受生活,並且希望這種感覺繼續下去。」(p.16)

  給自己最好的禮物,設法變的獨立。(p.56)

  這是丹麥人幸福的根基之一:可以隨心所欲變成自己想要成為的人。(p.66)

  行事有機會獨立於長輩世代,能夠走出不一樣的路,以忠於自己的方式處世。(p.75)

  站在抉擇邊緣,一邊是快樂、另一邊是不快樂,學會接受並面對人生中的各種好壞。(p.74)

  我有實際的夢想:務實的期待。(p.77)
 
 
三、我的觀點: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得很簡樸,又不會太單調,有一種歐洲童話的感覺,小清新的風格。作者主要是在跟大家分享身為丹麥人的她,認為丹麥人民幸福的種種原因。當作者他實際向身邊不同國家的朋友,分享關於丹麥政府的政策,以及很多丹麥人民的想法,包括作者自己,都令許多人感到非常驚訝。書裡面有許多丹麥政府為了讓人民有更好的生活,所推動的政策,例如:丹麥人民的稅賦為全球之冠,而丹麥人民相信政府會妥善的運用在社會資源上,我想這與作者於本書中所提到的「信任」有關,人們愈是信任彼此,就會愈感到幸福,這句話是作者的幸福秘訣之一,也是丹麥人民不知不覺中,發展出與人相處的一套模式。

  另外書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前丹麥首相拉爾斯.勒克.拉斯穆森的事件,他在這件事中明白地表示,他極為認真的看待總理的職務,但那只是一時的角色,他會以父職為主,因為當父親是一輩子的責任。這和華人社會的觀念似乎有不小的落差,大多數華人,往往把大半的時間花在工作上,而忽略了與家人相處或好好生活的時光,但多數人努力工作的原因,其實是為了給予家人更優質的生活。因此,在時間上應該要有更好的安排,正如作者所說的工作與生活平衡,家庭與休閒活動平衡,是丹麥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環,因此丹麥人往往在下午五點左右準時下班,沒有加班文化,為的是與子女同享天倫,這也是我們可以好好探討的議題之一。看完這本書,感到我們有很多地方必須向丹麥人學習,雖然國情不同,適合他們的政策,不一定適合我們,但是丹麥人處世的精神,依舊值得讓人探討效法,例如:「不拿自己和別人比較」,很多事情經過比較後,就會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像考試的原意是並不是拿來和別人比較,而是知道自己的程度在哪,雖然經過比較後可能會有所成長,但那不過就是表面的、盲目的競爭,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心態,還有實際上學會的內容。

  「改變觀念,改變人生」,很多事情往往不是別人勸我們就聽得進去,而是自己的觀念、想法改變了,幸福是靠自己追求得來的,不是平白從天而降,一旦有了想法就應該立刻行動,每一個人都應該好好想想,自己追求和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模樣?不須按照社會設定的期待和標準,以自己為出發點,並沒有好或不好,畢竟每一個人喜歡和想要的生活,都會有所不同,只要自己有一步步的朝向目標前進,又有什麼不好呢?我們往往一昧的滿足社會對我們的期望,而忽略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們應該為了自己而活,不再活在別人的期待之下,做自己的人生真正的主導者,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
 
 
四、討論議題:
  台灣人對於「幸福」的定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