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尤心妤 |
參賽標題: |
人間失格 |
書籍ISBN: |
9789864892662 |
中文書名: |
人間失格 |
原文書名: |
人間失格 |
書籍作者: |
太宰治 |
書籍編譯者: |
劉子倩 |
出版單位: |
漫遊者文化 |
出版年月: |
20180508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太宰治短短一生中創作的作品中,或多或少都帶著自身經驗的痕跡。而生前最後一部作品《人間失格》更是截取人生多處段落,在大家族裡服從規矩、內心孤獨缺少關愛的成長經歷,到東京參加共產黨團體,跟女服務生殉情卻獨自活了下來,或是沉溺於女人、藥物等自我放逐。他藉主角葉藏之口,反覆著自我剖析、批判,然後自我厭惡的過程,到最後失去身而為人的資格。無論對著個世界再怎麼恐懼,再怎麼格格不入,在最後一刻仍想向眾人剖白。
|
二、內容摘錄: |
日日重複同樣的事,只要依循昨日的慣例即可。只要避開蕪雜巨大的歡樂,自然也不會有巨大的悲哀降臨。前方若有擋路的石頭,蟾蜍會繞路而行。當我看到上田敏翻譯查爾柯婁的這段詩句,我不由得臉如火燒,蟾蜍。那就是我啊!世間對我已沒有原不原諒可言,也不是葬不葬送的問題,我是比小貓小狗更劣等的動物,我是蟾蜍,只會慢吞吞動作。(第110頁)
|
三、我的觀點: |
距離我上一次閱讀這本書,以大約是三年前的事了,當初是在朋友的推薦下看到了此書,說實話,我一開始對此書還是稍有厭惡感的,因為這書名實在是太過於消極,《人間失格》意為失去做人的資格,或許是因為我並非名悲觀主義者,所以才不懂得欣賞吧?不過這個作者成功了,他的確讓我完全的對他產生了好奇心,於是我便拿起書本,查看了下作者的個人簡介,這名作者名為太宰治,年紀輕輕卻有著五次的自殺未遂,還曾經沉溺於菸酒、女人、藥物濫用的自我放逐,或許是礙於年紀的關係,我總覺得此人非比尋常。
《人間失格》是本自傳型小說,作者太宰治藉由書中的主角「阿葉」,來隱喻自己的過去,此書分為三個手札,分別為作者人生的三個時期,童年、中學以及大學後,書中第一句話就以「我的過往人生充滿恥辱」為開頭,對於阿葉而言,所謂常人的生活根本令他難以理解,雖然在大家眼裡,他根本是個人生勝利組,出生富貴、長相英俊,有著各種各樣的先天優勢,但阿葉從小就發現了自己的格格不入,他沒有一般人的感知,因此這使他看起來像個異類,由於追求社會化,阿葉嘗試靠著扮演「丑角」來迎合這個社會,他甚至為了更好的評價,異常在意他人的目光,他極力隱藏原本的自己,讓自己討好整個世界,雖然阿葉竭盡全力想要趨近一般人,但他又活在被揭穿的恐懼中,以至於疊加他的負荷,書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次他父親要出差,便問他有想要些甚麼東西嗎,他甚至連禮物都選擇迎合父親的想法,他父親希望他選舞獅,於是他就選擇了那他根本不需要的舞獅,就這樣阿葉更加厭惡起自己的想法,一天天的加重,成年之後的他更是更加頹靡,他總是希望能在女人中尋得安慰,但這想法不僅沒有如願,卻反而更加凸顯他是個沒有感情的異類,或許是為了更貼近大家,他甚至去參加了左派運動,但他為何要參加,自己也說不出口,最後為了麻痺自己,他竟開始酗酒,人生便開始慢慢的向下沉淪。
雖然太宰治是名非常著名的無賴派文學大師,但我還是不大建議大家效仿他這般軟弱,這個故事雖然極端了些,引起了廣大讀者的共鳴,生活在這個身不由己的社會裡,多少人是無時無刻替換著臉上的面具,為了迎合這個社會,其實我們都和阿葉一樣,渴望他人的溫暖與愛,渴望獲得救贖,只是在解讀他人想法時,阿葉帶著自身的懷疑以及恐懼,種種負面因子壓垮了他本來有機會回頭的人生,或許我們不妨可以試試相信他人,我時常在想,阿葉是否缺少對他人的信賴,才會走到如此境界?若我們對他人的猜疑可以少些,相信臉上的面具也能輕鬆些吧!
|
四、討論議題: |
如何在做自己,和「迎合別人」中間取得平衡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