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10 甲等
作  者: 陳彥孜 
參賽標題: 安逸是一種病
書籍ISBN: 9789869270328
中文書名: 安逸是一種病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奧裡森·斯威特·馬登
書籍編譯者: 李詩慧
出版單位: 大喜文化
出版年月: 2016年04月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學會遠離安逸的生活圈,是成為有用人才的第一步。唯有渴望成功的決心,才能超越別人,追求卓越的未來。面對同一塊大理石,一人看到一座美麗雕像,另一人只看到醜陋的魔鬼,就如同他人只看到成功,而忘了別人成功前的犧牲和努力!
 
二、內容摘錄:
如果你出生在與我一樣的環境你現在還以賣蠟燭為生(p·39)

面對同一塊大理石,一人看到一座美麗雕像,另一人只看到醜陋的魔鬼(p.71)

努力工作與堅持到底的能力,是天才的「右手」。事實上,這也是天才的最佳替代品了。(p.104)

構築心靈「大廈」的基礎是「一點一滴,一磚一瓦」(p·125)
 
三、我的觀點:
 人人都想要安逸舒適的生活著,誰想受苦呢?但許多人往往都不願意去付出,而是只想撿現成,如果得不到或不滿意現狀,就選擇去哀怨或斥責別人,書不知自己才是耐個該檢討的人!成功的人的背後一定都會有汗水、淚水,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有些人出生在比較清寒的家庭,但是他們都是依靠著自己,慢慢努力一點一滴的成長,反倒是出生在富裕家庭的人,只會哀怨這個、哀怨那個,完全不想去自己的努力,等到出事了才去後悔,儘管這樣還是有些出生在清寒家庭的人也都不自己努力,想靠攀他人來變好,這種人往往下場都會很慘。

  在本書中,「面對同一塊大理石,一人看到一座美麗的雕像,另一人只看到醜陋的惡魔」這個章節很吸引我,因為我覺得要成功重要的一點是毅力和思考,比起那些只光看外表的人,能去實踐、去思考的人,肯定能用更好的成就!另一篇構建心靈「大廈」 的基礎是「一點一滴,一磚一瓦」是我最認同的一篇,在臉書常能看到許多繪畫社的人只會抱怨自己不會畫畫、只動嘴巴去講,連班上也會出現這種人,但他們也都沒有好好的去想過這些會畫畫的人是靠著多少的努力、花了多少時間才成為現在的他們。安逸是最可怕的病,如果不自己去努力戰勝它,那你永遠就只是現在的狀況,別人一直向前,你卻原地不動!有人會擔心失敗因而不動,不要害怕自己會做錯,一次一次的挑戰才會使你長大,不去挑戰、活在自己的舒適圈裡的人只會得到暫時的快樂,但那是鴕鳥心態,當所有人都在前進的時候,就只有那些還活在自己舒適圈裡停留在原地沒有再進步,等到發生自已太弱時就已經後悔太遲了

  勤能補拙也是這本書想傳達的意思,沒有過努力要怎樣才會成功?沒有踏出第一步要怎樣才會贏別人?只要努力就會有回報的 !就算是速度慢,就算是條件或天份不如他人,比多人多一倍的努力、甚至是兩倍、三倍的努力,相信不會多差的!就像是文中所說:「努力工作與堅持到底的能力,是天才的右手」。事實上,這告訴了我們不是所有人都是生來就如此優秀,大家都是一步一步慢慢來的,才能嚐到甜美的果實

  看完這本書後真心覺得成功的背後有血有淚,如果不選擇自己踏出去那一步就會永遠原地踏步,待在自己的舒適圈裡面並不會讓你變得比較成功,只要身而為人就是要為了自己奮鬥,即使含著金湯匙出生,沒有努力去維持現狀或是進步,往後的日子也不會好過,人生本來就該不斷地奮鬥!但不可投機取巧,要腳踏實地努力去做,就會多一份收穫 ,作者透過這本書用心良苦呼籲大家人生中的真理,請大家不要等閒視之!
 
四、討論議題:
 你認為在成功之前要犧牲甚麼?說看看你的看法?可舉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