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殷嘉佑 |
參賽標題: |
像天才一樣思考:100位天才的思考習慣 |
書籍ISBN: |
9789865808877 |
中文書名: |
像天才一樣思考:100位天才的思考習慣 |
原文書名: |
|
書籍作者: |
瓊斯 |
書籍編譯者: |
|
出版單位: |
讀品文化 |
出版年月: |
2015年01月19日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諾貝爾獎獲得者理查德•費因曼他覺得,自己成為天才的祕密就是不理會過去的思想家們如何思考問題,而是自己創造出新的思考方法。曾經有人問愛因斯坦,他與普通人的區別在哪裡。愛因斯坦回答說,如果讓一位普通人在一個雜草堆中尋找一根針,那個人在找到一根針以後就會停下來;但他則會把整個草堆掀開,把可能散落在草堆裡的針全都找出來。天才的思考則是創造性的。 |
二、內容摘錄: |
從思考科學上而言,每一種想代表一類的思想活動,也是一類思考方法的反應。生物學家.查丁說過:「人類思考不同於動物思考的地方是動物不知道它是在想,而人知道自己有思考。」這一點是很重要的,由於人的思考是自覺的行為,透過教育培養他們的思考能力才成為可能,並且可以控制人的思考活動,使之向著有利於發明創造的方向發展。p•7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側面,有正面、反面、前面、後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等。對同一個事物,人們可以從不同的學科、不同的角度來進行研究,站在不同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就可以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對其進行綜合,就可以得到對事物的全面性的認識。」p.145 |
三、我的觀點: |
這本書舉出了29種不同的思考方法,這本書研究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思想家的筆記、信件、談話和思想以後,總結出天才們具體採用的思考方法和策略,這些方法與策略也使天才們產生了無數種新奇而獨到的見解。思考能力是後天培養的,卓別林說過一句話:「和拉提琴或彈鋼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練習的。」因此,我們可以藉由天才們的思考方式和習慣,來培養、練習自己的思考能力。
有時我們面對問題時,常常只會往同一個方向思考,卻忽略了其他可能性,當路走不通時,換一個角度,也許問題就迎刃而解。俗話說「窮則變,變則通」,如果這個辦法不行,那就換另一個,我們要懂得要讓思維活躍起來,而不是固執的用原來的辦法,當原來的路走不通時,要學會換一條,去另外尋找一個解決問題的新途徑和新方法。
愛因斯坦是近代的科學家,他的成就是無庸置疑的,他曾說過:「如果讓一位普通人在一個雜草堆中尋找一根針,那個人在找到一根針以後就會停下來;但我會把整個草堆掀開,把可能散落在草堆裡的針全都找出來。」我認為這就是愛因斯坦之所以優於其他人之點。這樣的優點就是創造性,他不僅思考解答,還思考究竟有多少解決之道,這是我們不如他之處,也是該學之點。
我認為如果要解決問題,必須先找到對的方法,如果方法不對,即便在怎麼嘗試都是徒勞無功,但如果方向正確,肯定可以事半功倍,就算無法事半功倍,也不會到頭來白忙一場!成功的人為什麼會成功?不是因為他們的時間比我們的多,也不是因為他們比我們聰明,而是他們懂得變通,當他們遇到問題時,會往很多個方向思考,即使這個方法行不通,那就試試看別的,他們不會固執的使用原來的方法,而是另外尋找一個解決問題的新途徑和新方法,這就是為什麼他們能用更少的時間解決問題,而不是一直鬼打牆,一直循環在錯誤裡。
不過,原地鬼打牆、循環再錯誤裡卻是常人的通病。想必大家一定聽過鄭人買履的故事吧! 有一個想買鞋子的鄭國人,他先量好自己腳的尺碼。 到了集市後,他發現自己忘記帶尺碼。 ”於是返回去取尺碼。等到他返回來的時候,集市已經散了,最終沒買到鞋。有人問:「為什麼不用腳試呢?」他說:“我寧願相信量好的尺碼,也 不相信自己的腳。”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人要懂的變通,如果跟故事裡的鄭人一樣死守教條,很有可能什麼事都做不好。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檢討,假如你使用了一個錯誤的方法,得到了錯誤的結果,你應該思考為什麼會失敗,問題出在哪裡,從而記取教訓,把這次的失敗化為經驗,警惕自己不要再犯相同的錯,不懂檢討的人永遠也不知道為什麼出錯,只能不斷的在原地打轉,懂得檢討錯誤的人才能變得更好,繼續前行。 |
四、討論議題: |
你認為一個成功的設計師必須具備哪些條件?詳細說明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