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01 甲等
作  者: 吳豐全 
參賽標題: 遇見你 我更懂自己
書籍ISBN: 9861331522
中文書名: 遇見你 我更懂自己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吳若權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圓神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06年6月
版  次: 2006年8月5刷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人際關係是面鏡子,和對方相處時,可以看見真正得自己.在人際相處的過程中,也過用所謂的共振原理。別以為你將好惡隱藏在心裡,只要不說出口,對方就感受不到,其實對方都會有所感應,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存好心、多積善念,即使不言不語時,讓對方感受到善意就能降低彼此發生誤解的機率,除非你決定這一生要孤獨以終,無需朋友,也不要情人。否則你應該把關心注目的焦點,從自己轉移注意力到別人身上。
 
 
二、內容摘錄:
轉念,就會轉運。把關心的焦點離開自己,轉而放到別人身上,只要看到別人開心,自己就能好過一點。原來,成全別人的同時,就是自己解脫痛苦的開始。遭遇痛苦挫折時,轉移關注焦點,就能釋放負面的情緒。把自己看的渺小一點,身處的世界就會寬闊很多。 (p.150)
 
 
三、我的觀點:
剛開始在圖書館找了許久都一無所獲,直到不經意地眼睛餘光「掃」到這本書,我才定眼一瞧。很簡單的原因,標題「遇見你,我更懂自己」吸引了我。每個人一生當中遇見的人太多太多,不過總會有幾個是特別的。想一窺書中作者的感受是否與自己相仿,即便書的封面不是我喜歡的類型,走的是簡約風格,雖然簡單,內容可是超乎我想像得滿滿滿!因為內容很多,現就針對我喜歡或是有共鳴的部分的來做紀錄。

書中作者分享,在戀愛中互動的過程非常重要,包含了口氣、表情、溝通、體諒……等,這都是兩性進階交往時會遇到的事。在交往時一定會有磨難還有爭吵,一路上會有意見分歧,這是在正常不過的事。但只要在爭吵時兩方各退一步給彼此一些時間與空間,讓兩方冷靜下來,都是可以解決問題的法。

其中我覺得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好好的溝通,讓兩方以溝通代替冷戰與大聲吵。想要攜手走得長久,這是雙方在相處時一定要一起學習的事情。對此書裡也提到,這跟人際相處互動都是可用此公式套入的,不管是跟朋友、家人 、同學、工作夥伴、伴侶,都是要面對溝通的。不同的個體,各自運作時可能自得其樂,但只要密切相處則避免不了磨擦碰撞,隨之而來的一定會爭吵。此時溝通就倍顯重要。其實溝通並不侷限僅用於爭吵時,善用溝通的人,在過程中一定可以了解對方的處事態度。更甚者,還可以把二人感情變得更好,只要可以體諒或者理性溝通都是可以增進感情的好方法。

這些論述都是我認同也喜歡的,對於探討人際關係這方面的議題我都很有興趣,但青春年華的我最喜歡的還是「交往」這區塊。在愛情世界裡,沒有真正的天才。我們只能從經驗中記取教訓,讓所受的苦、傷過的心成為彼此愛的養分,這樣才可以走的長長久久。其中「挑選伴侶」,我也覺得非常有趣,在書中作者提到每個人第一次見面最先看的就是臉了,所以每個人就會有自己不同的感受。我相信大家都是以自己的看法、想法、角度,來挑選自己理想的伴侶。我覺得俊男不一定就要配美女,美女身旁也不一定就站著「歐巴」。雖然說,每個人在擇偶選伴這一方面都有不同的看法,不過我認為只要兩個人都合的來,不管是在脾氣或習慣方面,只要兩人有心,都可以找到契合點共處。當然有可能會有意見不合或者爭吵,相信這些都是可以磨合的。

選擇方面我則是這樣認為的,想要求別人就要先要求好自己。在交往過程中,雙方總會希望對方可以為自己做些什麼,希望可以有小驚喜或者在相處的過程中表現溫柔體貼、細心呵顧,不管男女總會有小的要求,合理的要求會讓雙方感情升溫,逾越的要求則會讓人卻步,拿捏好分寸才可避免不必要的齟齬。我相信兩方在交往的過程中,嚐到的會是各種酸甜苦辣,雖然過程中會吵架,但這也是雙方回憶的一部分。

這本書告訴我的不只交往過程中要注意的事,將也時時刻刻提醒著我,這些道理都不只是適用於交往而已,更是可以帶入現實生活,不管是尊重、包容、體諒,懂得站在對方的立場試想,運用在一般人際關係也是通用,包括團體生活也是。闔上這本書「遇見你,我更懂自己」,再遇見生命中的各色人物,我一次的相遇相處,我將一次次的更懂自己,我確信!
 
 
四、討論議題:
「在對的時間裡遇到不對的人」,或是「在不對的時間裡遇到對的人」如,你(妳)會選哪一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