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洪苡庭
|
參賽標題: |
人生不設限-我那好得不像話的生命體驗 |
書籍ISBN: |
978-986-175-2 |
中文書名: |
人生不設限-我那好得不像話的生命體驗
|
原文書名: |
人生不設限-我那好得不像話的生命體驗 |
書籍作者: |
力克・胡哲
|
書籍編譯者: |
彭蕙仙 |
出版單位: |
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月: |
2010年10月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1982年生於澳洲,出生時罹患海豹肢症,天生沒有四肢。曾經三次嘗試自殺,10歲那一年,因為無法忍受讓家人為他的死終身悔恨,而決定中止這樣的行為,第一次意識到為自己的快樂負責。
在決定以「鼓勵他人」為生命目標,並創設「沒有四肢的人生」這個非營利組織之後,至今已在五大洲超過25個國家、舉辦過1500多場演講,給予/接受數百萬個擁抱,自稱為「擁抱機器」。
|
二、內容摘錄: |
我和家人沒有預想到的是,我的身體(我的負擔)也能成為祝福,給了我獨一無二的機會去幫助他人,理解他們的痛苦,同情他們的遭遇,並帶給她們安慰。(p.13)
我有選擇,你也有選擇。我們選擇對不足之處念念不忘,也可以選擇苦澀、憤怒或悲傷;或者,在面對艱難時刻和那些心懷惡意的人時,我們可以選擇從經驗中學習,然後繼續往前走,為自己的快樂負責。(p.17)
|
三、我的觀點: |
看完這本書真的給我很多的鼓勵與希望,作者是一位天生就有殘疾的人,他曾經多次嘗試自殺,後來卻因為不想讓家人為他的離去而感到自責,就此放棄輕生的念頭,開始以自身的經歷鼓勵他人,給別人活著的希望,這樣的精神很值得大家學習,是他告訴了更多人永不放棄的精神。
現今的青少年抗壓性都偏低,有時候受讀了一些挫折就選擇放棄或者自殺,讓旁觀者了都覺得惋惜,一個有著大好前途的年輕人,因為遇到困難而選擇放棄自己的人生,做為父母的該有多心痛阿!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最心痛的一定是父母,也許真的遇到了困境,但又有什麼是比生命更為重要的呢?作者力克曾經一天被12個人嘲笑,但他最後卻因為一個同學的正向鼓勵而重新振奮,我光是用想像的,如果換作是我是那位被嘲笑的人,我也會很負面,覺得這個世界沒有忍和溫暖,其實這也反映到了我們現在的網路世界,很多網路上的酸民四處傳播不好的流言,導致當事人承受不住壓力而自殺,但即使有了那些案例還是沒辦法防止這些不善的流言停止,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有同理心,以所不欲,勿施於人,也許這個社會會增加許多溫暖與體貼。
上了高職之後因為很多學校的事務也多了很多的壓力。到了高二甚至因為忙得太晚而選擇了住宿,學會了在外面要自己獨立,不再像之前在家的時候很多做不完的事,家裡的人會幫忙分擔,也因為這樣壓力也多了許多,有時候自己給自己的壓力也會影響一整天的心情,我認為壓力的來源是源自於自己與家人的期望,希望我能表現好,我也期望自己能更優秀,而當表現沒有預期中的那麼滿意時,負面情緒就會隨之增加,甚至會有想放棄的念頭,但更多湧出心頭的想法是:我不能放棄!一但選擇了就不能輕易的放棄,人生只有一次,沒有太多的時間一再嘗試錯誤,是這個念頭讓我一直撐到了現在,永遠要相信自己的恆毅力,人有無限可能,千萬不要小看自己,更呼應了作者永不放棄的精神。
不要去強求得不到的,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以前待在家總是那麼的安逸,農夠多出來磨練自己,但是當忙得自己喘不過氣時,才會想起家裡是多麼的美好,是充滿著許多溫暖的避風港,作者力克天生就沒有手腳,但他卻沒有因此而放棄自我,甚至更加的努力創造自己的價值,為自己的快樂負責,當我看到這段的時候心裡都會替他覺得可惜,明明是一個那麼樂觀上進的人,上天卻沒有給他完整的身體,但又反思自己,父母給了我一個健康的身體,那我更沒有資格抱怨這世界不公平,我甚至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恩我的父母給了我健康完整的身體,讓我衣食無憂,我更應該要好好學習,不能辜負他們所栽培我的心力與時間。
|
四、討論議題: |
如果我是力克還能像他一樣樂觀面對自我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