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221 優等
作  者: 葉育君 
參賽標題: 虛像的丑角
書籍ISBN:  
中文書名: 虛像的丑角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東野圭吾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皇冠文化
出版年月: 2017年7月31日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東野圭吾1958年生於日本大阪市,大阪府立大學工學部電氣工學科畢業。曾在汽車零件供應商擔任工程師,1985年以處女作《放學後》獲得第31屆「江戶川亂步賞」後,隨即辭職,專心寫作。自以為是主角,會不會其實只是丑角?自以為的真實,會不會其實只是虛像?曾經聽人說過,人的眼睛就像一台相機。既然這樣,有朝一日或許能運用科技分析死人的視網膜,進而得知那個人生前看到的最後影像。

 

 
二、內容摘錄:
雨稍微變小了,但雨刷的速度並沒有變慢。別墅是一棟木造的房子,光線很昏暗,被一片鬱鬱蒼蒼的樹木包圍,無法看清屋子的全貌,但土地應該有一百坪左右。-P270

以前曾經聽人說,人的眼睛就像一台相機。既然這樣,如果用科學的方式分析死人的視網膜,也許能夠知道那個人的最後看到的影像最後看到的影像。即使現代科學還無法做到這件事,也許有朝一日中能夠實現。-P310

 

 
三、我的觀點:
作者總能在文筆下,探討著各個年齡層,內心身處的不得已,又或是人性、金錢、利益的現實,所以在閱讀這本書每一篇故事時,都會有身歷其境的感覺。書裡頭的內容把人性表露無遺,也讓我明白原來人心是這麼邪惡,只是我們自己都沒發現罷了。本書以刑警草薙和物理學家湯川為主軸,雖然每則故事都是不連貫的,但是作者的寫作手法會讓人想要繼續看下去。這些故事就好像現今社會發生的新聞一樣,讓人們都會想去挖掘事件發生的主因。

在這本書裡,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七則故事《演技》。劇團「青狐」的領班駒井良介在自家中被刺殺,殺害駒井的同劇團女演員神原敦子利用駒井的手機製造不在場證明,再以手機拍攝煙花照片的拍攝時間,使人誤以為駒井在打電話的時候被殺,最後還不忘拿走駒井良介的手機,藉此逃避嫌疑。但整起事件並不是想像中這麼簡單,真正殺害駒井良介的人是他的現任女友工藤聰美,因為駒井良介向聰美提出了分手,聰美一時衝動拿起了手邊的裁縫剪刀往駒井的腹部刺了下去。這時,敦子剛好打電話過來,聰美便向敦子道歉,說他殺了駒井。沒想到敦子卻叫她把凶器帶走,敦子拿了一把劇團的刀來充當凶器,替聰美頂罪。然而在查出兇器是劇團內使用的藍波刀,大家皆認為是劇團內部的人作案時,刑警草薙和內海仍然感覺是敦子使用了不在場詭計,而一步步向真相進逼。期間,與劇團有關聯的湯川偶然接受了敦子打聽警察調查情況的詢問,在從草薙那裡將案件的前因後果了解之後的湯川,將注意力集中在劇團的刀被用作兇器的理由,最終在看過現場後,湯川失聲笑道:「這麼簡單的詭計居然可以騙過全天下的警察。」至於敦子原本是駒井的女友,但因為駒井一時意亂情迷而追求了聰美,但是卻又在聰美懷孕時,對聰美提出分手,說他還是比較喜歡敦子,最後才造成這起事件。

推理小說看似很複雜,但是當你真正用心看的時候,會有一種自己是偵探的感覺。在閱讀時不免會感嘆世上真的有如此險惡到令人無法理解的人,然而這些令我們髮指的案件,不就是現在社會最寫實的一面嗎﹖有時候犯人其實是看中了警察們會把事情看得很複雜,所以他們反而會用最簡單的犯案手法犯罪。有句話說:「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犯案的人常有這樣的想法,但辦案人的破案訣竅,不是解析高科技犯案的手段,而是去理解人性。科技產物能開創更先進的未來,但相反地,卻也可以拿來做傷天害理的事情,但是得知這些運用手法後並不是要學習使用,而是可以去了解遇到這種傷害時該如何防範。看推理書籍,不只讓我們學著如何抽絲剝繭,也能使我們理性又迅速地解決複雜的問題;閱讀這一類的書好處多多,值得大家一讀。

 

 
四、討論議題:
人心真的難以捉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