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陳玟安
|
參賽標題: |
佐賀的超級阿嬤 |
書籍ISBN: |
9861340483 |
中文書名: |
佐賀的超級阿嬤
|
原文書名: |
|
書籍作者: |
島田洋七 |
書籍編譯者: |
陳寶蓮 |
出版單位: |
先覺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年月: |
2006年01月19日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八歲那年,作者因為被媽媽從背後推了一把,而到了南方佐賀的阿嬤家生活,迎接他的是一間破舊的茅屋與一位樂天知命的超級阿嬤,而在這物資匱乏的生活裡豐富了作者的童年歲月,也開始了與神奇外婆相依為命的8年溫馨時光。
|
二、內容摘錄: |
幸福不是受金錢束縛。是靠自己的心來決定的。(P14)
只有撿來的東西,沒有扔掉的東西。(P60)
真正的體貼是讓人察覺不到的。(P75)
晚上別提傷心事。難過的事留到白天再說,也就不算什麼了。(P208)
活著很有意思。與其講究表象,不如內在下功夫。(P208)
這世上滿是生了病還不想死的人,自殺未免也太奢侈了。(P209)
窮有兩種,窮的消極和窮得開朗。(P210)
|
三、我的觀點: |
書中有很多地方都讓人看了不禁會心一笑,像是有篇「熱水袋帶來的幸運」裡,超級阿嬤想到用熱水袋,讓寒冷的天氣裡有溫暖的感覺,但很不巧地有人登門拜訪,而阿嬤也很熱情的想招呼對方喝個熱茶再走,但對方卻遲遲不肯接受,原來是阿嬤並沒有想太多,竟然直接拿剛剛溫床的水招呼人家;還有作者小時候因為生活貧窮所以學校都會調查他們吃了什麼,而作者很可愛的寫:吃了龍蝦,讓老師懷疑地來到阿嬤家想知道到底是為什麼,而後來才知道那是阿嬤善意的謊言;其他還有很多,讀起來很輕鬆不知不覺很快就讀完了。
而文中有段讓我印象很深刻,就是作者有次運動會完要趕去廣島找他母親,但是卻發現車票與錢從置物櫃裡不見了,那時不甘心的作者一心只想找到偷他錢和車票的人,但這時田中老師卻要他別找,並給了他五千元要他快去廣島,因為那時被偷的錢並不是小錢,而偷錢的人可能是作者所待的球隊裡的人,這時作者才了解到,老師想守護的是比錢更重要的東西;我想如果那時作者去找了偷錢的人,那麼事情鬧大了會失去的絕對是比錢還重要的東西;雖然偷錢的人本身就不對了。
還有段是再說超級阿嬤運用生活智慧來做環保,超級阿嬤會在河上用樹枝攔住上游流留下來的東西,而流下來的大多是蔬菜水果,因為常常會有賣相不佳的蔬果被人扔到河裡丟掉,這時樹枝就能把他們攔下,這對超級阿嬤來說是個一舉兩得的好方法,因為不但能維持河水乾淨,那還能吃得蔬果也能不被浪費掉;還有在腰上繫一個磁石,讓他能在路上把釘子之類的東西吸住,然後帶回家收集後拿去賣錢;像這種利己又利人的事真的不禁讚嘆起超級阿嬤的智慧,我想如果是一般人一定不會想到還有這種方法吧。
還有在文末作者說了:大家都想過「好的人生」不為任何人,是為自己。這一點也不難;我覺得在現在的社會裡,有貧窮的人也有富有的人,而貧窮的人不一定不快樂,而富有的人不一定過得開心;像超級阿嬤他們雖然過得並不富裕,但在書中卻沒有出現過他們有因此不快樂,反而是利用生活上的智慧來輕鬆面對每一天,無論是小時候跟朋友一起學阿嬤用磁石撿地上的釘子後,拿去變賣成小錢來滿足想吃糖的慾望;還是碰巧與堂哥在河裡發現一隻鱉後賣給於魚販,然後用那筆錢買了自己想要的蠟筆,我想這種自己努力得來的東西一定比跟家人伸手要的感覺不一樣,而且一定會更加努力地去珍惜,和享受那東西所帶來的喜悅感。
最後我覺得這本書很值得一再的重看,不光能放鬆心情,還能在一次又一次的閱讀中發現更多值得我們記住的事,像是樂觀的看待每件事,或是用另一種好看法來代替不好的想法:就像是小時候作者有次因為惡作劇而用雕刻刀在黑板上刻字,賠了一個黑板這件事來說,作者在事後很後悔但超級阿嬤卻不是責備他,而是要他把舊黑板帶回家繼續用:像這種物盡其用不浪費的想法很值得我們學習,有時候責罵不一定是最好的唯一辦法,思考一下每件事情都能有不同的結果,只是在於我們怎麼去想和實現而已。
|
四、討論議題: |
同一件事情有很多種看法,而我們真的可以用好的那個方向來看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