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4 甲等
作  者: 陳冠廷 
參賽標題: 文學一代宗師紀曉嵐
書籍ISBN: 9579050341
中文書名: 紀曉嵐傳奇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野叟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可筑
出版年月: 1996年04月15日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群眾口頭的長期講述和集體的巧思,便使得這位本來就才華橫溢的紀先生,得以在傳記中更突出、更具體地表現出他機敏的個性、淵博的學問和卓越的才華;同時也使他身上所閃現出的機智與才氣,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藝術技巧與情趣,有機地融為一體。因而讀起來,或令人不禁捧腹,或是令人拍案叫絕,無不妙趣橫生……。

 

 
二、內容摘錄:
  他萬萬沒想到紀曉風小小年紀竟如此厲害。(p.23)

  百載良緣在今宵,諸君莫要再相擾。織女正在停梭等,快讓牛郎過鶴橋。(p.83)

  這個老婆不是人,恰是南海觀世音。養個兒子會做賊,盜得蟠桃敬母親。(p.144)

  有水為清,無水也為青,去水添心變為情。不看憎面看佛面,不看你情看我情。(p.153)

  有水為溪,無水也為奚。去水添鳥變危雞,野獸得勢狂似虎,落魄鳳凰不如雞!(p.154)

 

 
三、我的觀點:
  有學問的人總是令人尊敬,還能用道理說得令他人感到心服口服,甚至無法還口。紀曉嵐從小就表現出挑戰傳統、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個性。書中描繪著他八歲就曾捉弄私塾的老師、調戲和尚、替人寫離婚書……等事蹟。「神童」的名號傳得家喻戶曉。進入官場後,更成功的以機智和雄辯,贏得皇帝乾隆的信任。他打抱不平的性格加上與名為「劉羅鍋」的劉墉聯手,共同打擊朝廷貪官和坤,使他露出狐狸尾巴,留下許多軼聞趣事,像是看了一部懸疑片,卻帶著搞笑成分。

  紀曉嵐讓我明白一個人說話必須「言之有物」,說話是一門課一門學問,我們花一輩子的時間都在學習這件事。我們天天都在說話,但要把「話」說的好聽卻很難,有多少次因為無心之說而不小心傷害到他人,又有多少謠言中傷多少人,說話不必每出口都說得血淋淋,而是應該像紀曉嵐這樣用引導式的方式讓對方明白自己的言辭當中的重點及心思,這種內涵是很相當重要的。有口德的人在與他人溝通的時候,道路必定比較寬廣,對方也更容易敞開內心來談。做到這點固然不容易,但重要的是我們願不願意去學,學習讓人們相處之後變得更柔和的方法。

  紀曉嵐的幽默逗趣的話語也令我由衷佩服。有些話說出來令人覺得逆耳不悅,然而紀曉嵐卻能把這些話說得令人含笑接受。幽默是一種才能,更是生活不可沒有的說話藝術。和坤只是比較會拍馬屁,說些皇帝喜歡聽的話,但是紀曉嵐卻能以語帶幽默地向乾隆進諫。他的幽默風趣化解了許多問題,常常大事化小事、小事化無。說明了幽默的重要性,它能成為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在溝通上為我們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紀曉嵐的幽默使他能與奸臣和坤對抗,使他能在民間受到百姓的愛戴,更是他在乾隆皇帝的面前能有效諫言的原因。我想,我們都必須學習紀曉嵐的幽默,讓它成為自己手中重要一項的工具,闖蕩社會才能順利無礙。

  但是,紀曉嵐的一生真的如傳記上記載般的那樣精彩嗎?在讀此書的時候我也不時在想,知道自己被貶謫是件多麼令人難過的事,難道都不會有心灰意冷的時候嗎?或許在紀曉嵐的世界裡,有那麼一個地方,專門整理對世間的叛逆,沒有一個偉人真的生來就偉大,在經過了多少的人生歷練後才造就一個名留青史的政治家?

  但是我在這本書中看到了紀曉嵐的堅持與樂觀,被貶到烏魯木齊時,他沒有一直沉溺於怨天尤人的情況,反而思考如何讓當地的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兩年裡,他為烏魯木齊的人們帶來更富裕的生活,他被傳召回京時,人民都依依不捨,我想一個好的執政者正是如此吧!用樂觀的態度去做,就可以把每件事做好。一個幽默風趣、飽讀詩書、樂觀進取的人,就是我在這本所認識的人生大前輩,清代第一才子──紀曉嵐。

 

 
四、討論議題:
  怎麼做到以委婉幽默的方式給別人勸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