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高梓豪 |
參賽標題: |
戰爭 |
書籍ISBN: |
9787544255585 |
中文書名: |
螢火蟲之墓 |
原文書名: |
火垂るの墓 |
書籍作者: |
野坂昭如 |
書籍編譯者: |
施小煒 |
出版單位: |
南海出版公司 |
出版年月: |
2009年02月01日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將接近二戰尾聲以及美軍駐扎下日本的社會百態、平民百姓的淒慘境遇、戰爭留下的心靈創傷,以凝練、沉郁的文字展現出來,真實而殘酷,厚重而悲涼。
書中的細節,都在向現今不愁吃穿的人拷問︰何為心靈闊?生存又為何物?1945年的那個夏天,這對兄妹留下了一段讓全球人感傷落淚的故事。
|
二、內容摘錄: |
1. 丟到戰前的戰火焦土上,已經茂盛長出夏草一帶陰暗的角落 (P.27)
2. 這樣的話節子應該就不會寂寞了,有螢火蟲陪伴吶!飛上,飛下,一會兒往旁邊飛。雖然螢火蟲不久也會消失不見,不過節子可以和螢火蟲憶起到天國去。(P.143)
|
三、我的觀點: |
起初是看完動畫版有所感觸才轉回去看小說版,結果小說的文字世界果然也更能表達出戰亂時斯心裂肺的感覺,從家人離別,到收養,到戰亂再起,到再次離別,動畫版無法超越小說的原因就是因為必須刪減內容,許多看似平凡卻十分細膩的情緒都被刪剪掉,小說裡漸層堆疊的情緒更能將讀者帶上另一個感傷的層次,也由於是由作者的親身經歷改編,,那戰亂時的無奈與感傷彷彿都能在小說裡的一字一句中品嘗到。
書中也有探討到人與人之間的憐憫與同理心,有一位收養了他們兄妹倆的阿姨,卻是為了要霸占它們擁有在戰亂時期所短缺的糧食,為了求生存和養活4歲的妹妹,14歲個哥哥到處尋求幫助,而卻遇見了不願伸出援手的農夫,後來哥哥只好冒險去偷摘甘蔗來充飢,不料卻被甘蔗田的主人毒打一頓後送往警局,不管哥哥再怎麼苦苦哀求,主人依舊不在乎,在這段文字中看到了許多現代人所擁有的醜陋性格,一方面是為貪圖利益而不擇手段的人,忍心將人兔死狗烹,只為了自己的利益,一方面是在人有難時不願伸出援手的自私之人,一方面是強行懲罰六神無主時而犯罪的人,不明辨是非不關心他人,這些在作者的刻畫下顯得十分醜陋,但在看這本小說的每位讀者並不一定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看著別人的不是時沒有深思過自己是否也有同樣的狀況,又再點出了一個當今社會的糟糕人格。
但不光是小說的韻味表達十分到位而已,看完電影版後有去了解封面的圖片,封面本來是一張男孩與他的妹妹正在觀賞螢火蟲的畫面,不過經網友將圖片亮度比例調高後,發現上空一片黑漆漆的狼煙中竟然藏著一台巨大的戰鬥機,反之來看兄妹倆觀賞的並不是螢火蟲,而是戰鬥機所投放的炸彈所散出的火花,經由這網友的還原使得此作品的辛酸再次提升了一個層次,不禁使人對作者的敬佩外,更使人探討當今社會與此作品的關聯性,之前所有發生和發現的事情堆疊出現代的發展,也是因為這樣才有了現在的我們,戰爭往往是為了高層所想要的利益而發動,但卻波及無辜的百姓,戰爭的死傷想必十分慘重,男女老少都未必能逃過一劫,但作者用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這種再普通不過的人物設定去寫故事,使用渺小的人事物去將重大卻遭世人無視的議題給點亮,用意就是希望人們能從這本書中看到並且探討,別再重踏覆轍。
這本書還有個蘊藏的彩蛋,「火垂るの墓」中的火垂る在中文翻譯後有兩個意思,一個是眾人皆知的「螢火蟲」,另一個是「戰火」。作者將書名運用的非常到味,「戰火」是直接點出人類的慘忍與兄妹倆悲慘的故事,「螢火蟲」是兄妹倆在絕境中所衍生出的美好幻想,才使得將戰火看成了螢火蟲……
|
四、討論議題: |
1. 當今社會中,人類是否還保有同理心?
2. 面對到絕境時彼此會不會伸出援手,還是只是自掃門前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