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洪綵嬪
|
參賽標題: |
離開前請叫醒我 |
書籍ISBN: |
9789865607 |
中文書名: |
離開前請叫醒我
|
原文書名: |
離開前請叫醒我 |
書籍作者: |
盧思浩 |
書籍編譯者: |
莊宜勳 |
出版單位: |
春天出版國際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年月: |
2017年4月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有時候你會遇到下雨天,我們沒辦法闖到你的世界裡為你撐傘;有時你會遇到曲折,我們沒辦法代替你走完這條漫漫長路。有時好友沮喪卻不知怎麼安慰,千言萬語都顯多餘,那就陪著,陪伴本身就是這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安慰方式。
|
二、內容摘錄: |
迷霧裡,你或許只能看見眼前的五米,但這五米一步一步走下來,霧就會慢慢散了。等待和拖延只會奪走你的動力。(p.4)
對一個城市的歸屬感就是:無論你在一路上多麼顛沛流離,你都知道有人會在這裡等你回來。(p.17)
活在自己的年紀裡,看自己身邊的風景。喜悅也好快樂也好,都自己去體會;迷茫也好焦慮也好,都自己去忍受。(p.34)
|
三、我的觀點: |
當我們隨著年齡增加,身邊漸漸出現一種人:當你完成了自己的目標發些感慨,他們就會說這不算什麼,並開始炫耀起自己那些在我們眼中根本不重要的「成功的事蹟」;當你說起自己喜歡的書籍和電影,他們就會說這些很一般,不如他們所看的如此有深度、有內涵;當你發了一張照片,他們就會說你整天就知道玩樂,不懂得如何運用時間,竟把時間浪費在玩樂上;當你準備做一件事情,他們就會說你堅持不下去的,不如好好的充實自己,一邊打擊我們的自尊心,一邊幫我們猜測未來,哪怕我們需要的只是鼓勵與陪伴,但有些人就是會用他們自以為的「關心」來打壓我們的人生。
在書中看到了一段話令我十分有感觸:「不要去打擾別人的小幸福,也不要去嘲笑別人的夢想,只要那些人是真的在努力。」看到這我不禁懷疑,世界上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用「我是為了你好」來隨意操控我們的生活、想法,難道如果我們因此犯了錯,他們會來幫我們承擔責任嗎?答案是否定的,他們只會在旁邊一邊嘲諷你犯了錯誤,一邊理直氣壯的撇清責任,這些人在我們有困難的時候不願意伸出援手,並在我們成功的時候出來說些酸言酸語,當我們選擇了努力做著令自己開心的事,卻因為他們不喜歡而成為他們攻擊的對象,他們根本不知道你的想法,也不在意你是否樂在其中,他們只看結果,但往往結果還沒出來,所以事情都還有很多可能性時,他們就會給你蓋棺論定;但我們卻也什麼都做不了,既然我們無法改變別人的態度,我們只好更加努力證明自己,當我們做到自己心目中的最好,那也就不用在意別人的想法了。
在書中還有一句話是我非常喜歡:「保留下的那些習慣,不是因為放不下;保留下的那些喜好,都是因為自己喜歡」,曾經的我們都試著聽自己喜歡的人聽過的歌,看喜歡的人看過的電影,為的是想更接近、更了解他們,而久了之後,那些事物能給我們力量,但彼此之前的關係卻不如從前般要好,不過其實無所謂,因為我們都得學著認清變優秀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
作者在書中提到,人們總是覺得新的一年我們就可以轉運,就可以重新洗牌,就可以從頭開始並煥然一新,於是在這樣的循環中過了一年又一年,不少人在年初時信誓旦旦,而在年末時黯然神傷,我們可能因為一個影片決定健身,因為一個音樂劇決定學樂器,但通常不到一個禮拜就半途而廢,但人就是好了傷疤忘了痛,一再的犯同樣的錯誤,一時的刺激能改變一時,卻沒辦法形成持之以恆的動力。我們要麼想辦法持續刺激自己,要麼發自內心去堅持,不必等到什麼好狀態、好時機,只要我們做了決定,並朝那個目標努力向前邁進就行了。
|
四、討論議題: |
當你遇到想努力完成的事,卻不知道如何持之以恆,你會怎麼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