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李欣華 |
參賽標題: |
朝鮮王朝的衣食住解謎 |
書籍ISBN: |
9789578630703 |
中文書名: |
朝鮮王朝的衣食住解謎 |
原文書名: |
|
書籍作者: |
康熙奉 |
書籍編譯者: |
游韻馨 |
出版單位: |
遠足文化 |
出版年月: |
2018年10月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各位欣賞韓國宮廷劇時,是否也曾對劇中出現的服裝與料理感到疑惑?本書以朝鮮王朝時代的衣食住為主題,穿插大量照片與插圖,淺顯易懂地介紹當時的生活樣貌。特別對於王與王妃穿著的美麗服飾與裝飾品等種種事物,詳細解說其意義與使用方法。無論是出現在《大長今》、《雙面君王》等韓國影視作品的重要場景,宮廷料理的做法與發展過程,都能在這本書找到答案。就連王宮建築的使用方式等生活場景的各種疑問,也能在此獲得解答。
|
二、內容摘錄: |
「每種紋都有其意義,山是平定敵人之意,火是耀眼的明德,宗彛展現考的精神,華蟲與藻表現華麗。」。(p.52)
「『富豪吃大魚大肉』是世間常態,不過,有趣的是,每個人都要遵守『什麼身分每餐吃幾道菜』的規定。」。(p.106)
「王會基於國家狀況或政治理由減少用餐次數,甚至完全斷食。尤其是當國家遇到災難等重大變故,就會減少料理種類或用膳次數。」。(p.165)
|
三、我的觀點: |
我自己本身是個臺灣與菲律賓混血的新住民,所以對於各國文化及風俗民情尤其感到興趣與敏感,會感到敏感的原因是因為,在搬回臺灣之前我在菲律賓居住了足足六年的時間,回到臺灣讀國小時深怕會因為文化差異的關係而被人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但也因為當時心情太過懼怕的關係,讓我更是加倍地感受到了臺灣濃濃的人情味,同學們不但沒有用異樣的眼光看待我或者是排斥我,他們更是將我視為他們的好朋友,這樣讓我倍感溫暖。然而我會選擇這本書的原因是因為我自己本身是個追星族,而且追的偶像剛好都是韓國人,在看他們的綜藝節目或演的戲時,對他們裡面的食物或是文化感到很興趣,而這本書也藉此讓我了解韓國的各種傳統文化,在了解的過程中同時也讓我深深感受到什麼叫做「異國」文化。
各國都有自己的風俗民情以及文化特色,像這本書裡所提到的,在韓國的王朝中君主必須準備三個大類的服裝,分別為祭服、朝服和常服,而祭服上規格最高的為九章服,顧名思義就是服裝上繡著九種紋章,上衣是龍、山、火、宗彛、華蟲等五種繡紋,而下身則是藻、粉米、斧、亞字紋這四種繡紋,然而有趣的是,在中國清朝皇帝身上的禮服,有一件名為冬朝服二的服裝,上面所繡的花紋以及代表意義都和韓國王朝的祭服是一樣的,但兩者較不同的地方是,韓國的有九章而中國的有十二章,這種小小的共通點也是非常有趣的呢!然而在舊時韓國對於飲食方面和中國有所不同的是,在中國裡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在韓國的君主會考量國家的狀況而去選擇每餐菜餚的數量多寡或是用餐次數,若國家遇到了重大的政變或是災難,君主甚至會為民著想而決定進行完全的斷食,這也是在閱讀中讓我相當驚訝也感到好玩的一點,然而皇室以外的階級在平常的用膳方面,卻有一個相當嚴謹的用膳的紀律,就是每個人都必須要遵守「什麼身分每餐吃幾道」的規定,而且在當時每個官職人員都不能因為自己當天手頭是否寬裕而去隨便加減料理的數量,這也是為什麼每次在韓國的戲劇或宮廷劇中可以看到不同家有各種不同的菜色。
在閱讀這本書中,可以著實地感覺到韓國的各種文化中,多多少少都會被當時的中國影響,但他們也沒有因此就失去了自己國家的特色,雖然是異國文化,但看到某些共通點和當代的中國王朝相似就覺得十分有趣,閱讀了這本書籍讓我更想去韓國的古蹟一探究竟,而且因為是自己平常上課沒有上到的東西,閱讀起來可是相當的有趣,讓我閱讀更多國外文化的事蹟中也會覺得彷彿身置其中呢!
|
四、討論議題: |
如果給你一個假期讓你去了解異國當地的風俗民情與文化,那麼你會選擇去哪呢?為何?說明原因和吸引你的為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