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吳婉翎 |
參賽標題: |
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裡 |
書籍ISBN: |
9789579164207 |
中文書名: |
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裡 |
原文書名: |
|
書籍作者: |
高原 |
書籍編譯者: |
|
出版單位: |
大是文化 |
出版年月: |
2018年04月30日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每個人都需要社交結交更多朋友,擴大社交圈,為生活和事業提供幫助。但在我們享受朋友的「正回饋」時,必須花大量時間和成本維持這些關係,相處時還一直遭到對方情緒勒索、甚至背叛 到底,誰才是應該被請進生命裡的人?
|
二、內容摘錄: |
朋友是人類社會永恆的話題。沒有人能離開群體,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社交結交更多、更好的朋友,不斷擴大自己的社交圈,為生活和事業提供幫助!(p.45)
如何透過自我克制來清潔內心欲望,有計畫且節制的結交朋友,學會造就別人、並同時成就自己。孤獨能夠培育我們的自律精神,一個懂得享受孤單的人,在社交中會贏得更多人的認可。(p.75)
|
三、我的觀點: |
無論是正值青少年時期的我們,還是已經踏入社會的成年人,一定都會遇到許多形形色色的人,就拿還是學生的我們來說,有些人真的值得你深交嗎?網路上看過很多例子,這個年紀的我們對於外在的誘惑實在沒有太大的抵抗力,許多人都覺得:「朋友都在做,所以跟著做」「朋友叫我做 我就做」在我的認知當中這些話語不外乎就是叫別人抽煙亦或者吸毒等等不好的事,但是往往當事者沒想過的是,擁有了當下的快樂,卻忽略了事後必須承擔的責任,輕則懲處,嚴重時可能影響到人的一生。
什麼人值得深交呢?是一起帶著你翹課、一起深夜未歸、一起飆車的人,還是協助你成長的人呢?我很慶幸我擁有的是很多陪伴我一起成長一同前進的朋友,我在我的朋友圈看到猶如成年人的思想以及提供給我許許多多正面意見,他們不像小朋友會負荷著我一起埋怨或者替我抱不平,而是跟我討論一件事情的正反面,所謂值得深交的朋友,我想可能就是這樣吧。
但是也未必每個人都能如此,明明同個年紀但是思維卻大大的不同,我認為我的朋友屬於成熟型但是不見得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我遇過跟我們同年紀但是想法比較屬於幼稚一點,最常發生的就是無法將心比心,往往只想到自己利益卻不曾在意別人感受的人,然而無法接受那群體的人反而被視為異類,這時我就覺得這種人也無需深交,甚至表面上的噓寒問暖都覺得不必要。
在校園中也常發生排擠事件,最常聽到的例子就是:「怕成為下個被排擠對象於是選擇沈默」亦或者是「即便看到有人被霸凌,不關我的事裝沒看到選擇沈默!」但是我的觀念來講,即便被排擠也無需感到失落,往往每個人都害怕在一個群體當中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看到霸凌事件才會默不作聲,但是嚴格來說,一個人沒有不好,往好處想不用跟別人玩心理戰,自己還能無憂無慮,很多人以為,一起惡作劇、一起被老師處罰、什麼事情都一起叫作義氣,其實認真思考那只不過是在保護自己能在一個群體當中生存而去迎合而已,所以一個人獨來獨往並不可怕。
在成長的過程一定會遇到跟自己比較合不來的人,但是也沒什麼好埋怨的,因為人生本來就沒有太多如意的事,換個角度想想,說不定身邊合得來或合不來的朋友都會教會我們一些事,就看自己能不能悟出每段友情中的道理,在我們老去之前身邊的人一定都是來來去去,有些即為過客那也無需挽留,但是我深信最後留在身邊的人一定都是非常值得深交的朋友。
你不能強迫別人去改變,每個人都是秉持著自己的想法、個性在生活,能不能接受取決於個人,接受了就別埋怨,不接受也不用加以評論或者是攻擊,朋友交的是內心,不是朋友越多越好,有時候也該靜下心想這個朋友在你的成長路上是有幫助的嗎?無害是最好,如果他無法使你在未來的人生道路前進,那是否好好斟酌該放棄這個過路人?這是我讀完這本書之後最大的體悟!
|
四、討論議題: |
青少年這個段非常重視朋友,你認為你是如何看待朋友的呢?說明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