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02 特優
作  者: 許于倩 
參賽標題: 恭喜畢業 :離開學校後,最重要的事
書籍ISBN: 9789865824389
中文書名: 恭喜畢業 :離開學校後,最重要的事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喬治.桑德斯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新經典文化
出版年月: 2015年4月1日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當畢業生要踏入社會開始工作之際,那麼多重要待作的事項中,該把甚麼放在第一順位?活著除了功成名就,更重要的到底是甚麼?美國名作家桑德斯給了母校畢業生們他最真摯的答案。至於這本內容短小雋永的書,則是出自美國得獎作家喬治.桑德斯在美東名校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 )的演講內容。

 

 
二、內容摘錄:
對於成功,人人各有定義,成功不但不易,且就算達到了總是還想要更上一層。(P.57)

你的生活完全被成功的追求佔據,而最後你發現,人生巨大的疑問,卻始終沒有答案。(P.57)

既然人生是一個不斷變良善的過程,不妨調快這個節奏加速你更良善的步伐。(P.62)

為了成為最出色的自己,我們必須懷抱雄心,把自己最好的一面活出來。(P.55)

 

 
三、我的觀點:
  在畢業前夕,很多大學常會找一些有名的教授來演講,這本書就是一位作家在美國雪城大學的演講內容,因為演講內容受到很多人喜歡,因此促成作者把這段內容寫成書籍。書的原文為英文,而這本書前面也附有中文翻譯,一開始書中寫到他在小時候上學時期有過後悔的事情,有一次有一位小女孩轉來他們班,但那位小女孩似乎不怎麼討人喜歡,原因是因為每當只要壓力大或是緊張的時候就會開始咬頭髮,這種怪異行為造成大家對她的嫌棄,導致同學對她選擇視而不見以及嘲笑,後來過沒多久她就搬家了,之後就再也沒有在學校看過她了。

當然,作者以這件事做為開頭,其實就是要討論主題—人生為什麼要追求善?良善這個詞看來簡單,但要做到很不簡單,我是這麼認為,因為總有幾次會因為私心或情緒良善的本心會跑不見。亞馬遜總長貝佐斯曾談起童年時爺爺告訴他「慈善比聰明還困難」,作家桑德斯給了母校畢業生們他最真摯的答案,功成名就外,最重要的就是良善。

  我認為良善是要誠心去幫助需要被幫助的人,而且不只是作為發自內心都要有善念,而且這些善念是不能被其他情緒所抹煞的,我個人認為很難做到,所以需要時時提醒,甚至需要學習。在我的小學時期,我們班上也有同學被語言霸凌,只因為她本身身體有些問題,導致我們將她視為異類,甚至於大家用這個理由去排擠她,用冷嘲熱諷的方式去取笑她,雖然我沒有實際上去排擠她、欺負她,但漠視的行為,也讓我成為霸凌她的一份子。當時我其實很想幫助她,但因為畏懼自己可能會成為下一個被當成箭靶的霸凌對象,最後我選擇以逃避的方式來面對這不正當的行為,現在想想如果當時我能勇敢地向她伸出援手,將他從最黑暗的深處拉出來,或許在他的小學記憶裡就不會有這些痛苦的回憶。現在想起來,對他充滿著無數個的抱歉,如果真的有時光機,我想我最希望回到的時刻大概就是那段時間,這樣我就能夠鼓起勇氣去幫助他,才不會使自己的回憶充滿悔恨與遺憾,但這也讓我了解到「善意」並非只有隨口說說與空想這麼簡單而已,而必須要付諸行動,使自己不只是空口說白話這麼膚淺。

我們常將良善掛在嘴邊,父母與周邊的人也總是期望自己能成為一位良善的人,我們都渴望人與人之間能存在更多的善意,但是前往良善的這個道路上,我們總是會遭受許多的外在因素干擾,要如何成為一個良善的人有著很大的學問,不過我相信這是我們人生中必須要去學習的最重要課題,或許路途會困難重重,如桑德斯說:「對人保持善意這件事,遠比我們所想的還要困難。」但我認為只要有心,並且時時刻刻秉持著良善的信念,我們一定能成為一位充滿善意的人。

 

 
四、討論議題:
  美國名作家桑德斯認為,踏入社會的學生或在社會上打滾迷失的成人都一樣,生活的追求最終並非物質,而是良善充實地活著。你認為呢?現在社會價值觀也是如此嗎?說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