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施奕瑄 |
參賽標題: |
活出自己的如來 |
書籍ISBN: |
012001197388 |
中文書名: |
活出自己的如來 |
原文書名: |
|
書籍作者: |
江大鈞 |
書籍編譯者: |
|
出版單位: |
水星文化事業出版社 |
出版年月: |
2010年05月 |
版 次: |
初版七刷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命運不是機運,而是一種選擇;它是念頭的延伸,也是動機的累積;心起因,命結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命運讚美智者,酬報仁者,幫助勇者;命運只能捉弄懦者,無法阻撓強者;只能譏笑弱者,無法拘束能者。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命運,與其說是偶然,毋寧稱為必然;我們無須慨嘆無奈,不必唏噓無常,只要存好心,做好事,當好人,自然就會有好運。
|
二、內容摘錄: |
為別人點燃我們自己的生命的燈吧,這樣,在生命的夜色裡,我們才能尋找到自己的平安和燦爛!(p.14)
人生總得有所作為,也要有小作為。否則,虛度一生,一無所為,何顏以對天地?(p.26)
犯錯無所謂大小,只要知錯能改就是可貴的。(p.51)
|
三、我的觀點: |
這本書我覺得各個年齡層都很適合,裡面有許多淺顯易懂的道理,都是一些小故事延伸出來的,故事字數也不多,如果不喜歡讀太多字的人,非常適合這本書,讀給小孩聽讓小孩提早知道這些道理,年輕人讀增加智慧,老年人讀他/她所知道的道理更加一層。
書中的點燈點燈單元讓我最有印象,是說一個漆黑的夜晚,一位尋佛的僧走到一個村落中,看到一團雲黃燈從巷道中走過來,身旁的村民說:「瞎子走過來了。」僧愣了,便問:「那挑著燈籠的真的是一位盲人嗎?」他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僧不了解為何一位盲人,沒辦法分出白天和夜晚,看不到任何人事
物的人為何要拿著燈籠?僧等那位盲人走來後便問了:「既然妳什麼也看不到,那你為何挑一盞燈籠呢?」,盲人說:「現在是黑夜嗎?我聽說在黑夜裡沒有燈光的照射,那麼整個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樣是盲人,所以我就點燃了一盞燈籠。」僧:「原來您是為別人照明了?」盲人卻說:「不,我是為我自己!」僧又
愣了,盲人緩緩的說,你是否因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行人碰撞過?僧人說:「是的,就在剛才,還不留心被兩人碰了一下。」盲人聽了深沉的說:「但我就沒有。雖然說我是盲人,我就也看不見,但我挑了這盞燈籠,既為別人照亮了路,也更讓別人看到了我自己。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看不見而碰撞我了。」僧聽了說:「我天涯海角地奔波著找佛,沒有想到佛就在我的身邊。原來佛性就在像一盞燈,只要我點燃了它。即使我看不見,但佛卻會看到我的。」
這故事意思感覺上是說,對他人的付出,其實收穫卻是自己!心存善念做好事,真正受惠的是自己!所以,不要說行善是為了別人,最終有福快樂的還是自己!還有一則故事是在說「放下!放下!」也讓我最有印象,他的意思應該是說當你執著在人事物因而痛苦時,其實放了手就會更輕鬆,還有一則提到「人生的鐵索」,意思大概是每個人活在這個世上都是會經過各種考驗的,有的人在艱難前做了強者,有人卻只能做弱者,的確是如此,其實每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書給自己的懦弱和膽怯,因而不敢嘗試,連做都沒做就輸了!
我覺得這本書真的非常好看,富有哲理且可以看完之後心情很放鬆,心情不好時看個幾則還可以紓壓,這本書我看了好幾遍,不會看到一半就睡著,對我而言是很適合的床頭書籍。所以說,我向大家推薦這本書,它就像是知心好友靜靜陪在你身旁,在你需要指引時,會輕聲細語告知你、開解你,一開始我以為這是一本佛法書,後來發現其中是帶有禪理沒錯,但其實都是讓我們人可以更坦然、更自在,每個人都很適合閱讀,不信的話就來看看吧。
|
四、討論議題: |
書上說,生命的過程就如同一次旅行,如果把每一個階段的成敗得失,全都扛在肩上,那今後的路你就沒有辦法去走了。所以,你必須丟棄過去的一些舊的東西,跟過去說再見,跟往事乾杯!那如果你要丟棄人生舊東西,你想丟棄哪些?為什麼?
|
|
|